一斛珠 · 元夜月蚀
星球映彻,一痕微褪梅梢雪
紫姑待话经年别,窃药心灰,慵把菱花揭
踏歌才起清钲歇,扇纨仍似秋期洁
天公毕竟风流绝,教看蛾眉,特放些时缺
紫姑待话经年别,窃药心灰,慵把菱花揭
踏歌才起清钲歇,扇纨仍似秋期洁
天公毕竟风流绝,教看蛾眉,特放些时缺
《一斛珠 · 元夜月蚀》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上片结合神话传说写月蚀。“待话”两字,活脱出紫姑在天上寂寞,忙着到人间来的神情。下片是月开始复圆的一个镜头,月亮刚露出和秋月一样皎洁的面容,原来为月蚀而敲的锣声骤停,仰望等待的万众欢声雷动,踏歌四起。结尾说天公风流,更写出诗人对月蚀奇观的赞叹。全词富有人情味,是清新、风趣的民俗风情画。
元夜:元宵。
月蚀:即月食。
星球:一团团的烟火。
映彻:晶莹剔透的样子。
紫姑:传说中的厕神,又名子姑、坑三姑。传说紫姑为李景妾,因为大妇所妒,常被役为秽事,死后为神。
窃药:神话传说中的后羿在西王母处得到不死神药,被他的妻子嫦娥盗走,食后成仙奔月。此事见《淮南子·览冥训》,后人以“窃药”比喻求仙。
心灰:心如死灰,极度消沉。
菱花:菱花镜。多呈六角形或背面刻有菱花者。
踏歌:传统的群众歌舞形式,舞蹈时相互搭肩或牵手,以脚踏地作为节奏。
清钲(zhēng)歇:指锣声停止,表示月食结束。钲,古代军中乐器,行军时敲击以节制步伐。古代习俗,认为月食是月亮被天狗吃掉了,因而月食时敲锣以吓退天狗。
扇纨(wán):指纨扇,白色丝绢做的团扇。
秋期:指七夕,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期,故名。
蛾眉:形容女子细长的眉毛,此喻月食时部分明亮处。
些时:一会儿。
京城的元宵之夜到处都是花灯和焰火,梅梢的积雪竟在这一夜里微微地融化了一些。厕神紫姑正欲与人诉说多年的离情别绪,嫦娥却正在懊悔着当初偷了仙药独上月宫,不愿揭开镜面见人,所以月华被深深地掩住了。
但很快地,驱逐天狗的铜锣声停了下来,月亮又露出了脸来。地上的人们手拉着手,脚踏着节拍,再次把歌声唱响,天上的月亮也恢复了七夕时候的明艳皎洁。都是因为天公的风流啊,为了看一眼月儿那弯弯的蛾眉,特地制造了这一次的月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