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 · 傳 · 霍光金日磾傳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皃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皃女弟子夫得幸於武帝,立爲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既壯大,乃自知父爲霍中孺,未及求問
會爲票騎將軍擊匈奴,道出河東,河東太守郊迎,負弩矢先驅,至平陽傳舍,遣吏迎霍中孺
中孺趨入拜謁,將軍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爲大人遺體也
”中孺扶報叩頭,曰:“老臣得託命將軍,此天力也
”去病大爲中孺買田宅、奴婢而去
還,復過焉,乃將光西至長安,時年十餘歲,任光爲郎,稍遷諸曹、侍中
去病死後,光爲奉車都尉、光祿大夫,出則奉車,入侍左右,出入禁闥二十餘年,小心謹慎,未嘗有過,甚見親信
徵和二年,衛太子爲江充所敗,而燕王旦、廣陵王胥皆多過失
是時,上年老,寵姬鉤弋趙婕妤有男,上心欲以爲嗣,命大臣輔之
察羣臣唯光任大重,可屬社稷
上乃使黃門畫者畫周公負成王朝諸侯以賜光
後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宮,病篤,光涕泣問曰:“如有不諱,誰當嗣者?”上曰:“君未諭前畫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
”光頓首讓曰:“臣不如金日磾
”日磾亦曰:“臣外國人,不如光
”上以光爲大司馬大將軍,日磾爲車騎將軍,及太僕上官桀爲左將軍,搜粟都尉桑弘羊爲御史大夫,皆拜臥內牀下,受遺詔輔少主
明日,武帝崩,太子襲尊號,是爲孝昭皇帝
帝年八歲,政事一決於光
先是,後元元年,侍中僕射莽何羅與弟重合侯通謀爲逆,時,光與金日磾、上官桀等共誅之,功未錄
武帝病,封璽書曰:“帝崩發書以從事
”遺詔封金日磾爲秺侯,上官桀爲安陽侯,光爲博陸侯,皆以前捕反者功封
時,衛尉王莽子男忽侍中,揚語曰:“帝崩,忽常在左右,安得遺詔封三子事!羣兒自相貴耳
”光聞之,切讓王莽,莽鴆殺忽
光爲人沉靜詳審,長財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鬚髯
每出入下殿門,止進有常處,郎僕射竊識視之,不失尺寸,其資性端正如此
初輔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
殿中嘗有怪,一夜羣臣相驚,光召尚符璽郎,郎不肯授光
光欲奪之,郎按劍曰:“臣頭可得,璽不可得也!”光甚誼之
明日,詔增此郎秩二等
衆庶莫不多光
光與左將軍桀結婚相親,光長女爲桀子安妻
有女年與帝相配,桀因帝姊鄂邑蓋主內安女後宮爲婕妤,數月立爲皇后
父安爲票騎將軍,封桑樂侯
光時休沐出,桀輒入代光決事
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長公主
公主內行不修,近幸河間丁外人
桀、安欲爲外人求封,幸依國家故事以列侯尚公主者,光不許
又爲外人求光祿大夫,欲令得召見,又不許
長主大以是怨光
而桀、安數爲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慚
自先帝時,桀已爲九卿,位在光右
及父子併爲將軍,有椒房中宮之重,皇后親安女,光乃其外祖,而顧專制朝事,繇是與光爭權
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懷怨望
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鹽鐵,爲國興利,伐其功,欲爲子弟得官,亦怨恨光
於是蓋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與燕王旦通謀,詐令人爲燕王上書,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稱蹕,太官先置
”又引:“蘇武前使匈奴,拘留二十年不降,還乃爲典屬國,而大將軍長史敞亡功爲搜粟都尉,又擅調益莫府校尉
光專權自恣,疑有非常
臣旦願歸符璽,入宿衛,察奸臣變
”候司光出沐日奏之
桀欲從中下其事,桑弘羊當與諸大臣共執退光
書奏,帝不肯下
明旦,光聞之,止畫室中不入
上問:“大將軍安在?”左將軍桀時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
”有詔召大將軍
光入,免冠頓首謝,上曰:“將軍冠
朕知是書詐也,將軍亡罪
”光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將軍之廣明都郎,屬耳;調校尉以來未能十日,燕王何以得知之?且將軍爲非,不須校尉
”是時,帝年十四,尚書左右皆驚,而上書者果亡,捕之甚急,桀等懼,白上小事不足遂,上不聽
後桀黨有譖光者,上輒怒曰:“大將軍忠臣,先帝所屬以輔朕身,敢有毀者坐之
”自是桀等不敢復言,乃謀令長公主置酒請光,伏兵格殺之,因廢帝,迎立燕王爲天子
事發覺,光盡誅桀、安、弘羊、外人宗族
燕王、蓋主皆自殺
光威震海內
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訖十三年,百姓充實,四夷賓服
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
武帝六男獨有廣陵王胥在,羣臣議所立,鹹特廣陵王
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
光內不自安
郎有上書言:“周太王廢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雖廢長立少可也
廣陵王不可以承宗廟
”言合光意
光以其書視丞相敞等,擢郎爲九江太守,即日承皇太后詔,遣行大鴻臚事少府樂成、宗正德、光祿大夫吉、中郎將利漢迎昌邑王賀
賀者,武帝孫,昌邑哀王子也
既至,即位,行淫亂
光憂懣,獨以問所親故吏大司農田延年
延年曰:“將軍爲國柱石,審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選賢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於古嘗有此不?”延年曰:“伊尹相殷,廢太甲以安宗廟,後世稱其忠
將軍若能行此,亦漢之伊尹也
”光乃引延年給事中,陰與車騎將軍張安世圖計,遂召丞相、御史、將軍、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會議未央宮
光曰:“昌邑王行昏亂,恐危社稷,如何?”羣臣皆驚鄂失色,莫敢發言,但唯唯而已
田延年前,離席按劍,曰:“先帝屬將軍以幼孤,寄將軍以天下,以將軍忠賢能安劉氏也
今羣下鼎沸,社稷將傾,且漢之傳諡常爲孝者,以長有天下,令宗廟血食也
如令漢家絕祀,將軍雖死,何面目見先帝於地下乎?今日之議,不得旋踵
羣臣後應者,臣請劍斬之
”光謝曰:“九卿責光是也
天下匈匈不安,光當受難
”於是議者皆叩頭,曰:“萬姓之命在於將軍,唯大將軍令
”
光即與羣臣俱見白太后,具陳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廟狀
皇太后乃車駕幸未央承明殿,詔諸禁門毋內昌邑羣臣
王入朝太后還,乘輦欲歸溫室,中黃門宦者各持門扇,王入,門閉,昌邑羣臣不得入
王曰:“何爲?”大將軍跪曰:“有皇太后詔,毋內昌邑羣臣
”王曰:“徐之,何乃驚人如是!”光使盡驅出昌邑羣臣,置金馬門外
車騎將軍安世將羽林騎收縛二百餘人,皆送廷尉詔獄
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
光敕左右:“謹宿衛,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負天下,有殺主名
”王尚未自知當廢,謂左右:“我故羣臣從官安得罪,而大將軍盡系之乎?”頃之,有太后詔召王,王聞召,意恐,乃曰:“我安得罪而召我哉!”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帳中,侍御數百人皆持兵,其門武士陛戟,陳列殿下
羣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聽詔
光與羣臣連名奏王,尚書令讀奏曰:
丞相臣敞、大司馬大將軍臣光、車騎將軍臣安世、度遼將軍臣明友、前將軍臣增、後將軍臣充國、御史大夫臣誼、宜春侯臣譚、當塗侯臣聖、隨桃侯臣昌樂、杜侯臣屠耆堂、太僕臣延年,太常臣昌、大司農臣延年、宗正臣德、少府臣樂成、廷尉臣光,執金吾臣延壽、大鴻臚臣賢、左馮翊臣廣明、右扶風臣德、長信少府臣嘉、典屬國臣武、京輔都尉臣廣漢、司隸校尉臣闢兵、諸吏文學光祿大夫臣遷、臣畸、臣吉、臣賜、臣管、臣勝、臣樑、臣長幸、臣夏侯勝、太中大夫臣德、臣卬昧死言皇太后陛下:臣敞等頓首死罪
天子所以永保宗廟總一海內者,以慈孝、禮誼、賞罰爲本
孝昭皇帝早棄天下,亡嗣,臣敞等議,禮曰“爲人後者爲之子也”,昌邑王宜嗣後,遣宗正、大鴻臚、光祿大夫奉節使徵昌邑王典喪
服斬縗,亡悲哀之心,廢禮誼,居道上不素食,使從官略女子載衣車,內所居傳舍
始至謁見,立爲皇太子,常私買雞豚以食
受皇帝信璽、行璽大行前,就次發璽不封
從官更持節,引內昌邑從官騶宰官奴二百餘人,常與居禁闥內敖戲
自之符璽取節十六,朝暮臨,令從官更持節從
爲書曰:“皇帝問侍中君卿:使中御府令高昌奉黃金千斤,賜君卿取十妻
”大行在前殿,發樂府樂器,引內昌邑樂人,擊鼓歌吹作俳倡
會下還,上前殿,擊鐘磬,召內泰壹宗廟樂人輦道牟首,鼓吹歌舞,悉奏衆樂
髮長安廚三太牢具祠閣室中,祀已,與從官飲啖
駕法駕,皮軒鸞旗,驅馳北官、桂宮,弄彘鬥虎
召皇太后御小馬車,使官奴騎乘,遊戲掖庭中
與孝昭皇帝宮人蒙等淫亂,詔掖庭令敢泄言要斬
太后曰:“止!爲人臣子當悖亂如是邪!”王離席伏
尚書令復讀曰:
取諸侯王、列侯、二千石綬及墨緩、黃綬以並佩昌邑郎官者免奴
變易節上黃旄以赤
發御府金錢、刀劍、玉器、採繒、賞賜所與遊戲者
與從官官奴夜飲,湛沔於酒
詔太官上乘輿食如故
食監奏未釋服未可御故食,復詔太官趣具,無關食鹽
太官不敢具,即使從官出買雞豚,詔殿門內,以爲常
獨夜設九賓溫室,延見姊夫昌邑關內侯
祖宗廟祠未舉,爲璽書使使者持節,以三太牢祠昌邑哀王園廟,稱嗣子皇帝
受璽以來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節詔諸官署徵發,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
文學、光祿大夫夏侯勝等及侍中傅嘉數進諫以過失,使人簿責勝,縛嘉繫獄
荒淫迷惑,失帝王禮誼,亂漢制度
臣敞等數進諫,不變更,日以益甚,恐危社稷,天下不安
臣敞等謹與博士臣霸、臣雋舍、臣德、臣虞舍、臣射、臣倉議,皆曰:“高皇帝建功業爲漢太祖,孝文皇帝慈仁節儉爲太宗,今陛下嗣孝昭皇帝后,行淫闢不軌
《詩》雲:‘籍曰未知,亦既抱子
’五辟之屬,莫大不孝
周襄王不能事母,《春秋》曰‘天王出居於鄭’,繇不孝出之,絕之於天下也
宗廟重於君,陛下未見命高廟,不可以承天序,奉祖宗廟,子萬姓,當廢
”臣請有司御史大夫臣誼、宗正臣德、太常臣昌與太祝以一太牢具,告祠高廟
臣敞等昧死以聞
皇太后詔曰:“可
”光令王起拜受詔,王曰:“聞天子有爭臣七人,雖亡道不失天下
”光曰:“皇太后詔廢,安得天子!”乃即持其手,解脫其璽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馬門,羣臣隨送
王西面拜,曰:“愚戇不任漢事
”起就乘輿副車
大將軍光送至昌邑邸,光謝曰:“王行自絕於天,臣等駑怯,不能殺身報德
臣寧負王,不敢負社稷
願王自愛,臣長不復見左右
”光涕泣而去
羣臣奏言:“古者廢放之人屏於遠方,不及以政,請徙王賀漢中房陵縣
”太后詔歸賀昌邑,賜湯沐邑二千戶
昌邑羣臣坐亡輔導之誼,陷王於惡,光悉誅殺二百餘人
出死,號呼市中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
光坐庭中,會丞相以下議定所立
廣陵王已前不用,及燕刺王反誅,其子不在議中
近親唯有衛太子孫號皇曾孫在民間,鹹稱述焉
光遂復與丞相敞等上奏曰:“《禮》曰:‘人道親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
’大宗亡嗣,擇支子孫賢者爲嗣
孝武皇帝曾孫病已,武帝時有詔掖庭養視,至今年十八,師受《詩》、《論語》、《孝經》,躬行節儉,慈仁愛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廟,子萬姓
臣昧死以聞
”皇太后詔曰:“可
”光遣宗正劉德至曾孫家尚冠裏,洗沐賜御衣,太僕以軨獵車迎曾孫就齋宗正府,入未央宮見皇太后,封爲陽武侯
已而光奉上皇帝璽綬,謁於高廟,是爲孝宣皇帝
明年,下詔曰:“夫褒有德,賞元功,古今通誼也
大司馬、大將軍光宿衛忠正,宣德明恩,守節乘誼,以安宗廟
其以河北、東武陽益封光萬七千戶
”與故所食凡二萬戶
賞賜前後黃金七千斤,錢六千萬,雜繒三萬匹,奴婢百七十人,馬二千匹,甲第一區
自昭帝時,光子禹及兄孫雲皆中郎將,雲弟山奉車都尉、侍中,鄰胡、越兵
光兩女婿爲東西宮衛尉,昆弟諸婿外孫皆奉朝請,爲諸曹大夫、騎都尉,給事中
黨親連體,根據於朝廷
光自後元秉持萬機,及上即位,乃歸政
上廉讓不受,諸事皆先關白光,然後奏御天子
光每朝見,上虛己斂容,禮下之已甚
光秉政前後二十年,地節二年春病篤,車駕自臨問光病,上爲之涕泣
光上書謝恩曰:“願分國邑三千戶,以封兄孫奉車都尉山爲列侯,奉兄票騎將軍去病祀
”事下丞相、御史,即日拜光子禹爲右將軍
光薨,上及皇太后親臨光喪
太中大夫任宣與侍御史五人持節護喪事
中二千石治莫府冢上
賜金錢、繒絮、繡被百領,衣五十篋,璧珠璣玉衣,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臧槨十五具
東園溫明,皆如乘輿制度
載光屍柩以轀輬車,黃屋在纛,發材官輕車北軍五校士軍陳至茂陵,以送其葬
諡曰宣成侯
發三河卒穿復士,起冢祠堂
置園邑三百家,長丞奉守如舊法
既葬,封山爲樂平侯,以奉車都尉領尚書事
天子思光功德,下詔曰:“故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宿衛孝武皇帝三十有餘年,輔孝昭皇帝十有餘年,遭大難,躬秉誼,率三公、九卿、大夫定萬世冊,以安社稷,天下蒸庶鹹以康寧
功德茂盛,朕甚嘉之
復其後世,疇其爵邑,世世無有所與,功如蕭相國
”明年夏,封太子外祖父許廣漢爲平恩侯
復下詔曰:“宣成侯光宿衛忠正,勤勞國家,善善及後世,其封光兄孫中郎將云爲冠陽侯
”
禹既嗣爲博陸侯,太夫人顯改光時所自造塋制而侈大之
起三出闕,築神道,北臨昭靈,南出承恩,盛飾祠室,輦閣通屬永巷,而幽良人婢妾守之
廣治第室,作乘輿輦,加畫繡茵馮,黃金塗,韋絮薦輪,侍婢以五采絲挽顯,遊戲第中
初,光愛幸監奴馮子都,常與計事,及顯寡居,與子都亂
而禹、山亦並繕治第宅,走馬馳逐平樂館
雲當朝請,數稱病私出,多從賓客,張圍獵黃山苑中,使蒼頭奴上朝謁,莫敢譴者
而顯及諸女,晝夜出入長信宮殿中,亡期度
宣帝自在民間聞知霍氏尊盛日久,內不能善
光薨,上始躬親朝政,御史大夫魏相給事中
顯謂禹、雲、山:“女曹不務奉大將軍餘業,今大夫給事中,他人一間,女能復自救邪?”後兩家奴爭道,霍氏奴入御史府,欲蹋大夫門,御史爲叩頭謝,乃去
人以謂霍氏,顯等始知憂
會魏大夫爲丞相,數燕見言事
平恩侯與侍中金安上等徑出入省中
時,霍山自若領尚書,上令吏民得奏封事,不關尚書,羣臣進見獨往來,於是霍氏甚惡之
宣帝始立,立微時許妃爲皇后
顯愛小女成君,欲遣之,私使乳醫淳于衍行毒藥殺許後,因勸光內成君,代立爲後,語在《外戚傳》
始,許後暴崩,吏捕諸醫,劾衍侍疾亡狀不道,下獄
吏簿問急,顯恐事敗,即具以實語光
光大驚,欲自發舉,不忍,猶與
會奏上,因署衍勿論
光薨後,語稍泄
於是上始聞之而未察,乃徙光女婿度遼將軍、未央衛尉、平陵侯範明友爲光祿勳,次婿諸吏中郎將、羽林監任勝出爲安定太守
數月,復出光姊婿給事中光祿大夫張朔爲蜀郡太守,羣孫婿中郎將王漢爲武威太守
頃之,復徙光長女婿長樂衛尉鄧廣漢爲少府
更以禹爲大司馬,冠小冠,亡印綬,罷其右將軍屯兵官屬,特使禹官名與光俱大司馬者
又收範明友度遼將軍印綬,但爲光祿勳
及光中女婿趙平爲散騎、騎都尉、光祿大夫將屯兵,又收平騎都尉印綬
諸領胡越騎、羽林及兩宮衛將屯兵,悉易以所親信許、史子弟代之
禹爲大司馬,稱病
禹故長史任宣候問,禹曰:“我何病?縣官非我家將軍不得至是,今將軍墳墓未乾,盡外我家,反任許、史,奪我印綬,令人不省死
”宣見禹恨望深,乃謂曰:“大將軍時何可復行!持國權柄,殺生在手中
廷尉李種、王平、左馮翊賈勝胡及車丞相女婿少府徐仁皆坐逆將軍意下獄死
使樂成小家子得幸將軍,至九卿封侯
百官以下但事馮子都、王子方等,視丞相亡如也
各自有時,今許、史自天子骨肉,貴正宜耳
大司馬欲用是怨恨,愚以爲不可
”禹默然
數日,起視事
顯及禹、山、雲自見日侵削,數相對啼泣,自怨
山曰:“今丞相用事
縣官信之,盡變易大將軍時法令,以公田賦與貧民,發揚大將軍過失
又諸儒生多窶人子,遠客飢寒,喜妄說狂言,不避忌諱,大將軍常仇之,今陛下好與諸儒生語,人人自使書對事,多言我家者
嘗有上書言大將軍時主弱臣強,專制擅權,今其子孫用事,昆弟益驕恣,恐危宗廟,災異數見,盡爲是也
其言絕痛,山屏不奏其書
後上書者益黠,盡奏封事,輒下中書令出取之,不關尚書,益不信人
”顯曰:“丞相數言我家,獨無罪乎?”山曰:“丞相廉正,安得罪?我家昆弟諸婿多不謹
又聞民間訁雚言霍氏毒殺許皇后,寧有是邪?”顯恐急,即具以實告山、雲、禹
山、雲、禹驚曰:“如是,何不早告禹等!縣官離散斥逐諸婿,用是故也
此大事,誅罰不小,奈何?”於是始有邪謀矣
初,趙平客石夏善爲天官,語平曰:“熒惑守禦星,御星,太僕奉車都尉也,不黜則死
”平內憂山等
雲舅李竟所善張赦見雲家卒卒,謂竟曰:“今丞相與平恩侯用事,可令太夫人言太后,先誅此兩人
移徙陛下,在太后耳
”長安男子張章告之,事下廷尉
執金吾捕張赦、石夏等,後有詔止勿捕
山等愈恐,相謂曰:“此縣官重太后,故不竟也
然惡端已見,又有弒許後事,陛下雖寬仁,恐左右不聽,久之猶發,發即族矣,不如先也
”遂令諸女各歸報其夫,皆曰:“安所相避?”
會李竟坐與諸侯王交通,辭語及霍氏,有詔雲、山不宜宿衛,免,就第
光諸女遇太后無禮,馮子都數犯法,上並以爲讓,山、禹等甚恐,顯夢第中井水溢流庭下,竈居樹上,又夢大將軍謂顯曰:“知捕兒不?亟下捕之
”第中鼠暴多,與人相觸,以尾畫地
鴞數鳴殿前樹上
第門自壞
雲尚冠裏宅中門亦壞
巷端人共見有人居雲屋上,徹瓦投地,就視,亡有,大怪之
禹夢車騎聲正訁雚來捕禹,舉家憂愁
山曰:“丞相擅減宗廟羔、菟、蛙,可以此罪也
”謀令太后爲博平君置酒,召丞相、平恩侯以下,使範明友、鄧廣漢承太后制引斬之,因廢天子而立禹
約定未發,雲拜爲玄菟太守,太中大夫任宣爲代郡太守
山又坐寫祕書,顯爲上書獻城西第,八馬千匹,以贖山罪
書報聞,會事發覺,雲、山、明友自殺,顯、禹、廣漢等捕得
禹要斬,顯及諸女昆弟皆棄市
唯獨霍後廢處昭臺宮,與霍氏相連坐誅滅者數千家
上乃下詔曰:“乃者東織室令史張赦使魏郡豪李竟報冠陽侯雲謀爲大逆,朕以大將軍故,抑而不揚,冀其自新
今大司馬博陸侯禹與母宣成侯夫人顯及從昆弟子冠陽侯雲、樂平侯山諸姊妹婿謀爲大逆,欲詿誤百姓
賴宗廟神靈,先發得,鹹伏其辜,朕甚悼之
諸爲霍氏所詿誤,事在丙申前,未發覺在吏者,皆赦除之
男子張章先發覺,以語期門董忠,忠告在曹楊惲,惲告侍中金安上
惲召見對狀,後章上書以聞
侍中史高與金安上建發其事,言無入霍氏禁闥,卒不得遂其謀,皆讎有功
封章爲博成侯,忠高昌侯,惲平通侯,安上都成侯,高樂陵侯
”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
夫奢則不遜,不遜必侮上
侮上者,逆道也
在人之右,衆必害之
霍氏秉權日久,害之者多矣
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愛厚之,宜以時抑制,無使至亡
”書三上,輒報聞
其後霍氏誅滅,而告霍氏者皆封
人爲徐生上書曰:“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竈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爲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然不應
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於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於上行,餘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
人謂主人曰:‘鄉使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亡火患
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爲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請之,今茂陵徐福數上書言霍氏且有變,宜防絕之
鄉使福說得行,則國亡裂土出爵之費,臣亡逆亂誅滅之敗
往事既已,而福獨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貴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發灼爛之右
”上乃賜福帛十匹,後以爲郎
宣帝始立,謁見高廟,大將軍光從驂乘,上內嚴憚之,若有芒刺在背
後車騎將軍張安世代光驂乘,天子從容肆體,甚安近焉
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誅,故俗傳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禍萌於驂乘
”
至成帝時,爲光置守冢百家,吏卒奉詞焉
元始二年,封光從父昆弟曾孫陽爲博陸侯,千戶
金日磾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
武帝元狩中,票騎將軍霍去病將兵擊匈奴右地,多斬首,虜獲休屠王祭天金人
其夏,票騎復西過居延,攻祁連山,大克獲
於是單于怨昆邪、休屠居西方多爲漢所破,召其王欲誅之
昆邪、休屠恐,謀降漢
休屠王后悔,昆邪王殺之,並將其衆降漢
封昆邪王爲列侯
日磾以父不降見殺,與母閼氏、弟倫俱沒入官,輸黃門養馬,時年十四矣
久之,武帝遊宴見馬,後宮滿側
日磾等數十人牽馬過殿下,莫不竊視,至日磾獨不敢
日磾長八尺二寸,容貌甚嚴,馬又肥好,上異而問之,具以本狀對
上奇焉,即日賜湯沐衣冠,拜爲馬監,遷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
日磾既親近,未嘗有過失,上甚信愛之,賞賜累千金,出則驂乘,入侍左右
貴戚多竊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兒,反貴重之!”上聞,愈厚焉
日磾母教誨兩子,甚有法度,上聞而嘉之
病死,詔圖畫於甘泉宮,署曰“休屠王閼氏”
日磾每見畫常拜,鄉之涕泣,然後乃去
日磾子二人皆愛,爲帝弄兒,常在旁側
弄兒或自後擁上項,日磾在前,見而目之
弄兒走且啼曰:“翁怒
”上謂日磾“何怒吾兒爲?”其後弄兒壯大,不謹,自殿下與宮人戲,日磾適見之,惡其淫亂,遂殺弄兒
弄兒即日磾長子也
上聞之大怒,日磾頓首謝,具言所以殺弄兒狀
上甚哀,爲之泣,已而心敬日磾
初,莽何羅與江充相善,及充敗衛太子,何羅弟通用誅太子時力戰得封
後上知太子冤,乃夷滅充宗族黨與
何羅兄弟懼及,遂謀爲逆
日磾視其志意有非常,心疑之,陰獨察其動靜,與俱上下
何羅亦覺日磾意,以故久不得發
是時,上行幸林光宮,日磾小疾臥廬
何羅與通及小弟安成矯制夜出,共殺使者,發兵
明旦,上未起,何羅亡何從外入
日磾奏廁心動,立入坐內戶下
須臾,何羅袖白刃從東箱上,見日磾,色變,走趨臥內欲入,行觸寶瑟,僵
日磾得抱何羅,因傳曰:“莽何羅反!”上驚起,左右拔刃欲格之,上恐並中日磾,止勿格
日磾捽胡投何羅殿下,得禽縛之,窮治,皆伏辜
由是著忠孝節
日磾自在左右,目不忤視者數十年
賜出宮女,不敢近
上欲內其女後宮,不肯
其篤慎如此,上尤奇異之
及上病,屬霍光以輔少主,光讓日磾
日磾曰:“臣外國人,且使匈奴輕漢
”於是遂爲光副
光以女妻日磾嗣子賞
初,武帝遺詔以討莽何羅功封日磾爲秺侯,日磾以帝少不受封
輔政歲餘,病困,大將軍光白封日磾,臥授印綬
一日,薨,賜葬具冢地,送以輕車介士,軍陳至茂陵,諡曰敬侯
日磾兩子,賞、建,俱侍中,與昭帝略同年,共臥起
賞爲奉車,建駙馬都尉
及賞嗣侯,佩兩綬
上謂霍將軍曰:“金氏兄弟兩人不可使俱兩綬邪?”霍光對曰:“賞自嗣父爲侯耳
”上笑曰:“侯不在我與將軍乎?”光曰:“先帝之約,有功乃得封侯
”時年俱八九歲
宣帝即位,賞爲太僕,霍氏有事萌牙,上書去妻
上亦自哀之,獨得不坐
元帝時爲光祿勳,薨,亡子,國除
元始中繼絕世,封建孫當爲秺侯,奉日磾後
初,日磾所將俱降弟倫,字少卿,爲黃門郎,早卒
日磾兩子貴,及孫則衰矣
而倫後嗣遂盛,子安上始貴顯封侯
安上字子侯,少爲侍中,惇篤有智,宣帝爰之
頗與發舉楚王廷壽反謀,賜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
後霍氏反,安上傳禁門闥,無內霍氏親屬,封爲都成侯,至建章衛尉
薨,賜冢塋杜陵,諡曰敬侯
四子,常、敞、岑、明
岑、明皆爲諸曹、中郎將,常光祿大夫
元帝爲太子時,敞爲中庶子,幸有寵,帝即位,爲騎都尉光祿大夫、中郎將侍中
元帝崩,故事,近臣皆隨陵爲園郎,敞以世名忠孝,太后詔留侍成帝,爲奉車水衡都尉,至衛尉
敞爲人正直,敢犯顏色,左右憚之,唯上亦難焉
病甚,上使使者問所欲,以弟岑爲託
上召岑,拜爲使主客
敞子涉本爲左曹,上拜涉爲侍中,使待幸綠車載送衛尉舍
須臾卒
敞三子,涉、參、饒
涉明經儉節,諸儒稱之
成帝時爲侍中、騎都尉,領三輔胡、越騎
哀帝即位,爲奉車都尉,至長信少府
而參使匈奴,匈奴中郎將、越騎校尉、關內都尉,安定、東海太守
饒爲墟騎校尉
涉兩子,湯、融,皆侍中、諸曹、將、大夫
而涉之從父弟欽舉明經,爲太子門大夫,哀帝即位,爲太中大夫給事中,欽從父弟遷爲尚書令,兄弟用事
帝祖母傅太后崩,欽使護作,職辦,擢爲泰山、弘農太守,著威名
平帝即位,徵爲大司馬司直、京兆尹
帝年幼,選置師友,大司徒孔光以明經高行爲孔氏師,京兆尹金欽以家世忠孝爲金氏友
徙光祿大夫、侍中,秩中二千石,封都成侯
時,王莽新誅平帝外家衛氏,召明禮少府宗伯鳳入說爲人後之宜,白令公卿、將軍、侍中、朝臣並聽,欲以內厲平帝而外塞百姓之議
欽與族昆弟秺侯當俱封
初,當曾祖父日磾傳子節侯賞,而欽祖父安上傳子夷侯常,皆亡子,國絕,故莽封欽、當奉其後
當母南即莽母功顯君同產弟也
當上南大行爲太夫人
欽因緣謂當:“詔書陳日磾功,亡有賞語
當名爲以孫繼祖也,自當爲父、祖父立廟
賞故國君,使大夫主其祭
”時,甄邯在旁,庭叱欽,因劾奏曰:“欽幸得以通經術,超擢侍帷幄,重蒙厚恩,封襲爵號,知聖朝以世有爲人後之誼
前遭故定陶太后背本逆天,孝哀不獲厥福,乃者呂寬、衛寶復造奸謀,至於返逆,鹹伏厥辜
太皇太后懲艾悼懼,逆天之咎,非聖誣法,大亂之殃,誠欲奉承天心,遵明聖制,專一爲後之誼,以安天下之命,數臨正殿,延見羣臣,講習《禮經》
孫繼祖者,謂亡正統持重者也
賞見嗣日磾,後成爲君,持大宗重,則《禮》所謂‘尊祖故敬宗’,大宗不可以絕者也
欽自知與當俱拜同誼,即數揚言殿省中,教當云云
當即如其言,則欽亦欲爲父明立廟而不入夷侯常廟矣
進退異言,頗惑衆心,亂國大綱,開禍亂原,誣祖不孝,罪莫大焉
尤非大臣所宜,大不敬
秺侯當上母南爲太夫人,失禮不敬
”莽白太后,下四輔、公卿、大夫、博士、議郎,皆曰:“欽宜以時即罪
”謁者召欽詣詔獄,欽自殺
邯以綱紀國體,亡所阿私,忠孝尤著,益封千戶
更封長信少府涉子右曹湯爲都成侯
湯受封日,不敢還歸家,以明爲人後之誼
益封爲後,莽複用欽弟遵,封侯,歷九卿位
贊曰:霍光以結髮內侍,起於階闥之間,確然秉志,誼形於主
受襁褓之託,任漢室之寄,當廟堂,擁幼君,摧燕王,僕上官,因權制敵,以成其忠
處廢置之際,臨大節而不可奪,遂匡國家,安社稷
擁昭立宣,光爲師保,雖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學亡術,暗於大理,陰妻邪謀,立女爲後,湛溺淫溢之慾,以增顛覆之禍,死財三年,宗族誅夷,哀哉!昔霍叔封於晉,晉即河東,光豈其苗裔乎!金日磾夷狄亡國,羈虜漢庭,而以篤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將,傳國後嗣,世名忠孝,七世內侍,何其盛也!本以休屠作金人爲祭天主,故因賜姓金氏雲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皃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皃女弟子夫得幸於武帝,立爲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既壯大,乃自知父爲霍中孺,未及求問
會爲票騎將軍擊匈奴,道出河東,河東太守郊迎,負弩矢先驅,至平陽傳舍,遣吏迎霍中孺
中孺趨入拜謁,將軍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爲大人遺體也
”中孺扶報叩頭,曰:“老臣得託命將軍,此天力也
”去病大爲中孺買田宅、奴婢而去
還,復過焉,乃將光西至長安,時年十餘歲,任光爲郎,稍遷諸曹、侍中
去病死後,光爲奉車都尉、光祿大夫,出則奉車,入侍左右,出入禁闥二十餘年,小心謹慎,未嘗有過,甚見親信
徵和二年,衛太子爲江充所敗,而燕王旦、廣陵王胥皆多過失
是時,上年老,寵姬鉤弋趙婕妤有男,上心欲以爲嗣,命大臣輔之
察羣臣唯光任大重,可屬社稷
上乃使黃門畫者畫周公負成王朝諸侯以賜光
後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宮,病篤,光涕泣問曰:“如有不諱,誰當嗣者?”上曰:“君未諭前畫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
”光頓首讓曰:“臣不如金日磾
”日磾亦曰:“臣外國人,不如光
”上以光爲大司馬大將軍,日磾爲車騎將軍,及太僕上官桀爲左將軍,搜粟都尉桑弘羊爲御史大夫,皆拜臥內牀下,受遺詔輔少主
明日,武帝崩,太子襲尊號,是爲孝昭皇帝
帝年八歲,政事一決於光
先是,後元元年,侍中僕射莽何羅與弟重合侯通謀爲逆,時,光與金日磾、上官桀等共誅之,功未錄
武帝病,封璽書曰:“帝崩發書以從事
”遺詔封金日磾爲秺侯,上官桀爲安陽侯,光爲博陸侯,皆以前捕反者功封
時,衛尉王莽子男忽侍中,揚語曰:“帝崩,忽常在左右,安得遺詔封三子事!羣兒自相貴耳
”光聞之,切讓王莽,莽鴆殺忽
光爲人沉靜詳審,長財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鬚髯
每出入下殿門,止進有常處,郎僕射竊識視之,不失尺寸,其資性端正如此
初輔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
殿中嘗有怪,一夜羣臣相驚,光召尚符璽郎,郎不肯授光
光欲奪之,郎按劍曰:“臣頭可得,璽不可得也!”光甚誼之
明日,詔增此郎秩二等
衆庶莫不多光
光與左將軍桀結婚相親,光長女爲桀子安妻
有女年與帝相配,桀因帝姊鄂邑蓋主內安女後宮爲婕妤,數月立爲皇后
父安爲票騎將軍,封桑樂侯
光時休沐出,桀輒入代光決事
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長公主
公主內行不修,近幸河間丁外人
桀、安欲爲外人求封,幸依國家故事以列侯尚公主者,光不許
又爲外人求光祿大夫,欲令得召見,又不許
長主大以是怨光
而桀、安數爲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慚
自先帝時,桀已爲九卿,位在光右
及父子併爲將軍,有椒房中宮之重,皇后親安女,光乃其外祖,而顧專制朝事,繇是與光爭權
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懷怨望
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鹽鐵,爲國興利,伐其功,欲爲子弟得官,亦怨恨光
於是蓋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與燕王旦通謀,詐令人爲燕王上書,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稱蹕,太官先置
”又引:“蘇武前使匈奴,拘留二十年不降,還乃爲典屬國,而大將軍長史敞亡功爲搜粟都尉,又擅調益莫府校尉
光專權自恣,疑有非常
臣旦願歸符璽,入宿衛,察奸臣變
”候司光出沐日奏之
桀欲從中下其事,桑弘羊當與諸大臣共執退光
書奏,帝不肯下
明旦,光聞之,止畫室中不入
上問:“大將軍安在?”左將軍桀時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
”有詔召大將軍
光入,免冠頓首謝,上曰:“將軍冠
朕知是書詐也,將軍亡罪
”光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將軍之廣明都郎,屬耳;調校尉以來未能十日,燕王何以得知之?且將軍爲非,不須校尉
”是時,帝年十四,尚書左右皆驚,而上書者果亡,捕之甚急,桀等懼,白上小事不足遂,上不聽
後桀黨有譖光者,上輒怒曰:“大將軍忠臣,先帝所屬以輔朕身,敢有毀者坐之
”自是桀等不敢復言,乃謀令長公主置酒請光,伏兵格殺之,因廢帝,迎立燕王爲天子
事發覺,光盡誅桀、安、弘羊、外人宗族
燕王、蓋主皆自殺
光威震海內
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訖十三年,百姓充實,四夷賓服
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
武帝六男獨有廣陵王胥在,羣臣議所立,鹹特廣陵王
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
光內不自安
郎有上書言:“周太王廢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雖廢長立少可也
廣陵王不可以承宗廟
”言合光意
光以其書視丞相敞等,擢郎爲九江太守,即日承皇太后詔,遣行大鴻臚事少府樂成、宗正德、光祿大夫吉、中郎將利漢迎昌邑王賀
賀者,武帝孫,昌邑哀王子也
既至,即位,行淫亂
光憂懣,獨以問所親故吏大司農田延年
延年曰:“將軍爲國柱石,審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選賢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於古嘗有此不?”延年曰:“伊尹相殷,廢太甲以安宗廟,後世稱其忠
將軍若能行此,亦漢之伊尹也
”光乃引延年給事中,陰與車騎將軍張安世圖計,遂召丞相、御史、將軍、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會議未央宮
光曰:“昌邑王行昏亂,恐危社稷,如何?”羣臣皆驚鄂失色,莫敢發言,但唯唯而已
田延年前,離席按劍,曰:“先帝屬將軍以幼孤,寄將軍以天下,以將軍忠賢能安劉氏也
今羣下鼎沸,社稷將傾,且漢之傳諡常爲孝者,以長有天下,令宗廟血食也
如令漢家絕祀,將軍雖死,何面目見先帝於地下乎?今日之議,不得旋踵
羣臣後應者,臣請劍斬之
”光謝曰:“九卿責光是也
天下匈匈不安,光當受難
”於是議者皆叩頭,曰:“萬姓之命在於將軍,唯大將軍令
”
光即與羣臣俱見白太后,具陳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廟狀
皇太后乃車駕幸未央承明殿,詔諸禁門毋內昌邑羣臣
王入朝太后還,乘輦欲歸溫室,中黃門宦者各持門扇,王入,門閉,昌邑羣臣不得入
王曰:“何爲?”大將軍跪曰:“有皇太后詔,毋內昌邑羣臣
”王曰:“徐之,何乃驚人如是!”光使盡驅出昌邑羣臣,置金馬門外
車騎將軍安世將羽林騎收縛二百餘人,皆送廷尉詔獄
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
光敕左右:“謹宿衛,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負天下,有殺主名
”王尚未自知當廢,謂左右:“我故羣臣從官安得罪,而大將軍盡系之乎?”頃之,有太后詔召王,王聞召,意恐,乃曰:“我安得罪而召我哉!”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帳中,侍御數百人皆持兵,其門武士陛戟,陳列殿下
羣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聽詔
光與羣臣連名奏王,尚書令讀奏曰:
丞相臣敞、大司馬大將軍臣光、車騎將軍臣安世、度遼將軍臣明友、前將軍臣增、後將軍臣充國、御史大夫臣誼、宜春侯臣譚、當塗侯臣聖、隨桃侯臣昌樂、杜侯臣屠耆堂、太僕臣延年,太常臣昌、大司農臣延年、宗正臣德、少府臣樂成、廷尉臣光,執金吾臣延壽、大鴻臚臣賢、左馮翊臣廣明、右扶風臣德、長信少府臣嘉、典屬國臣武、京輔都尉臣廣漢、司隸校尉臣闢兵、諸吏文學光祿大夫臣遷、臣畸、臣吉、臣賜、臣管、臣勝、臣樑、臣長幸、臣夏侯勝、太中大夫臣德、臣卬昧死言皇太后陛下:臣敞等頓首死罪
天子所以永保宗廟總一海內者,以慈孝、禮誼、賞罰爲本
孝昭皇帝早棄天下,亡嗣,臣敞等議,禮曰“爲人後者爲之子也”,昌邑王宜嗣後,遣宗正、大鴻臚、光祿大夫奉節使徵昌邑王典喪
服斬縗,亡悲哀之心,廢禮誼,居道上不素食,使從官略女子載衣車,內所居傳舍
始至謁見,立爲皇太子,常私買雞豚以食
受皇帝信璽、行璽大行前,就次發璽不封
從官更持節,引內昌邑從官騶宰官奴二百餘人,常與居禁闥內敖戲
自之符璽取節十六,朝暮臨,令從官更持節從
爲書曰:“皇帝問侍中君卿:使中御府令高昌奉黃金千斤,賜君卿取十妻
”大行在前殿,發樂府樂器,引內昌邑樂人,擊鼓歌吹作俳倡
會下還,上前殿,擊鐘磬,召內泰壹宗廟樂人輦道牟首,鼓吹歌舞,悉奏衆樂
髮長安廚三太牢具祠閣室中,祀已,與從官飲啖
駕法駕,皮軒鸞旗,驅馳北官、桂宮,弄彘鬥虎
召皇太后御小馬車,使官奴騎乘,遊戲掖庭中
與孝昭皇帝宮人蒙等淫亂,詔掖庭令敢泄言要斬
太后曰:“止!爲人臣子當悖亂如是邪!”王離席伏
尚書令復讀曰:
取諸侯王、列侯、二千石綬及墨緩、黃綬以並佩昌邑郎官者免奴
變易節上黃旄以赤
發御府金錢、刀劍、玉器、採繒、賞賜所與遊戲者
與從官官奴夜飲,湛沔於酒
詔太官上乘輿食如故
食監奏未釋服未可御故食,復詔太官趣具,無關食鹽
太官不敢具,即使從官出買雞豚,詔殿門內,以爲常
獨夜設九賓溫室,延見姊夫昌邑關內侯
祖宗廟祠未舉,爲璽書使使者持節,以三太牢祠昌邑哀王園廟,稱嗣子皇帝
受璽以來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節詔諸官署徵發,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
文學、光祿大夫夏侯勝等及侍中傅嘉數進諫以過失,使人簿責勝,縛嘉繫獄
荒淫迷惑,失帝王禮誼,亂漢制度
臣敞等數進諫,不變更,日以益甚,恐危社稷,天下不安
臣敞等謹與博士臣霸、臣雋舍、臣德、臣虞舍、臣射、臣倉議,皆曰:“高皇帝建功業爲漢太祖,孝文皇帝慈仁節儉爲太宗,今陛下嗣孝昭皇帝后,行淫闢不軌
《詩》雲:‘籍曰未知,亦既抱子
’五辟之屬,莫大不孝
周襄王不能事母,《春秋》曰‘天王出居於鄭’,繇不孝出之,絕之於天下也
宗廟重於君,陛下未見命高廟,不可以承天序,奉祖宗廟,子萬姓,當廢
”臣請有司御史大夫臣誼、宗正臣德、太常臣昌與太祝以一太牢具,告祠高廟
臣敞等昧死以聞
皇太后詔曰:“可
”光令王起拜受詔,王曰:“聞天子有爭臣七人,雖亡道不失天下
”光曰:“皇太后詔廢,安得天子!”乃即持其手,解脫其璽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馬門,羣臣隨送
王西面拜,曰:“愚戇不任漢事
”起就乘輿副車
大將軍光送至昌邑邸,光謝曰:“王行自絕於天,臣等駑怯,不能殺身報德
臣寧負王,不敢負社稷
願王自愛,臣長不復見左右
”光涕泣而去
羣臣奏言:“古者廢放之人屏於遠方,不及以政,請徙王賀漢中房陵縣
”太后詔歸賀昌邑,賜湯沐邑二千戶
昌邑羣臣坐亡輔導之誼,陷王於惡,光悉誅殺二百餘人
出死,號呼市中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
光坐庭中,會丞相以下議定所立
廣陵王已前不用,及燕刺王反誅,其子不在議中
近親唯有衛太子孫號皇曾孫在民間,鹹稱述焉
光遂復與丞相敞等上奏曰:“《禮》曰:‘人道親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
’大宗亡嗣,擇支子孫賢者爲嗣
孝武皇帝曾孫病已,武帝時有詔掖庭養視,至今年十八,師受《詩》、《論語》、《孝經》,躬行節儉,慈仁愛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廟,子萬姓
臣昧死以聞
”皇太后詔曰:“可
”光遣宗正劉德至曾孫家尚冠裏,洗沐賜御衣,太僕以軨獵車迎曾孫就齋宗正府,入未央宮見皇太后,封爲陽武侯
已而光奉上皇帝璽綬,謁於高廟,是爲孝宣皇帝
明年,下詔曰:“夫褒有德,賞元功,古今通誼也
大司馬、大將軍光宿衛忠正,宣德明恩,守節乘誼,以安宗廟
其以河北、東武陽益封光萬七千戶
”與故所食凡二萬戶
賞賜前後黃金七千斤,錢六千萬,雜繒三萬匹,奴婢百七十人,馬二千匹,甲第一區
自昭帝時,光子禹及兄孫雲皆中郎將,雲弟山奉車都尉、侍中,鄰胡、越兵
光兩女婿爲東西宮衛尉,昆弟諸婿外孫皆奉朝請,爲諸曹大夫、騎都尉,給事中
黨親連體,根據於朝廷
光自後元秉持萬機,及上即位,乃歸政
上廉讓不受,諸事皆先關白光,然後奏御天子
光每朝見,上虛己斂容,禮下之已甚
光秉政前後二十年,地節二年春病篤,車駕自臨問光病,上爲之涕泣
光上書謝恩曰:“願分國邑三千戶,以封兄孫奉車都尉山爲列侯,奉兄票騎將軍去病祀
”事下丞相、御史,即日拜光子禹爲右將軍
光薨,上及皇太后親臨光喪
太中大夫任宣與侍御史五人持節護喪事
中二千石治莫府冢上
賜金錢、繒絮、繡被百領,衣五十篋,璧珠璣玉衣,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臧槨十五具
東園溫明,皆如乘輿制度
載光屍柩以轀輬車,黃屋在纛,發材官輕車北軍五校士軍陳至茂陵,以送其葬
諡曰宣成侯
發三河卒穿復士,起冢祠堂
置園邑三百家,長丞奉守如舊法
既葬,封山爲樂平侯,以奉車都尉領尚書事
天子思光功德,下詔曰:“故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宿衛孝武皇帝三十有餘年,輔孝昭皇帝十有餘年,遭大難,躬秉誼,率三公、九卿、大夫定萬世冊,以安社稷,天下蒸庶鹹以康寧
功德茂盛,朕甚嘉之
復其後世,疇其爵邑,世世無有所與,功如蕭相國
”明年夏,封太子外祖父許廣漢爲平恩侯
復下詔曰:“宣成侯光宿衛忠正,勤勞國家,善善及後世,其封光兄孫中郎將云爲冠陽侯
”
禹既嗣爲博陸侯,太夫人顯改光時所自造塋制而侈大之
起三出闕,築神道,北臨昭靈,南出承恩,盛飾祠室,輦閣通屬永巷,而幽良人婢妾守之
廣治第室,作乘輿輦,加畫繡茵馮,黃金塗,韋絮薦輪,侍婢以五采絲挽顯,遊戲第中
初,光愛幸監奴馮子都,常與計事,及顯寡居,與子都亂
而禹、山亦並繕治第宅,走馬馳逐平樂館
雲當朝請,數稱病私出,多從賓客,張圍獵黃山苑中,使蒼頭奴上朝謁,莫敢譴者
而顯及諸女,晝夜出入長信宮殿中,亡期度
宣帝自在民間聞知霍氏尊盛日久,內不能善
光薨,上始躬親朝政,御史大夫魏相給事中
顯謂禹、雲、山:“女曹不務奉大將軍餘業,今大夫給事中,他人一間,女能復自救邪?”後兩家奴爭道,霍氏奴入御史府,欲蹋大夫門,御史爲叩頭謝,乃去
人以謂霍氏,顯等始知憂
會魏大夫爲丞相,數燕見言事
平恩侯與侍中金安上等徑出入省中
時,霍山自若領尚書,上令吏民得奏封事,不關尚書,羣臣進見獨往來,於是霍氏甚惡之
宣帝始立,立微時許妃爲皇后
顯愛小女成君,欲遣之,私使乳醫淳于衍行毒藥殺許後,因勸光內成君,代立爲後,語在《外戚傳》
始,許後暴崩,吏捕諸醫,劾衍侍疾亡狀不道,下獄
吏簿問急,顯恐事敗,即具以實語光
光大驚,欲自發舉,不忍,猶與
會奏上,因署衍勿論
光薨後,語稍泄
於是上始聞之而未察,乃徙光女婿度遼將軍、未央衛尉、平陵侯範明友爲光祿勳,次婿諸吏中郎將、羽林監任勝出爲安定太守
數月,復出光姊婿給事中光祿大夫張朔爲蜀郡太守,羣孫婿中郎將王漢爲武威太守
頃之,復徙光長女婿長樂衛尉鄧廣漢爲少府
更以禹爲大司馬,冠小冠,亡印綬,罷其右將軍屯兵官屬,特使禹官名與光俱大司馬者
又收範明友度遼將軍印綬,但爲光祿勳
及光中女婿趙平爲散騎、騎都尉、光祿大夫將屯兵,又收平騎都尉印綬
諸領胡越騎、羽林及兩宮衛將屯兵,悉易以所親信許、史子弟代之
禹爲大司馬,稱病
禹故長史任宣候問,禹曰:“我何病?縣官非我家將軍不得至是,今將軍墳墓未乾,盡外我家,反任許、史,奪我印綬,令人不省死
”宣見禹恨望深,乃謂曰:“大將軍時何可復行!持國權柄,殺生在手中
廷尉李種、王平、左馮翊賈勝胡及車丞相女婿少府徐仁皆坐逆將軍意下獄死
使樂成小家子得幸將軍,至九卿封侯
百官以下但事馮子都、王子方等,視丞相亡如也
各自有時,今許、史自天子骨肉,貴正宜耳
大司馬欲用是怨恨,愚以爲不可
”禹默然
數日,起視事
顯及禹、山、雲自見日侵削,數相對啼泣,自怨
山曰:“今丞相用事
縣官信之,盡變易大將軍時法令,以公田賦與貧民,發揚大將軍過失
又諸儒生多窶人子,遠客飢寒,喜妄說狂言,不避忌諱,大將軍常仇之,今陛下好與諸儒生語,人人自使書對事,多言我家者
嘗有上書言大將軍時主弱臣強,專制擅權,今其子孫用事,昆弟益驕恣,恐危宗廟,災異數見,盡爲是也
其言絕痛,山屏不奏其書
後上書者益黠,盡奏封事,輒下中書令出取之,不關尚書,益不信人
”顯曰:“丞相數言我家,獨無罪乎?”山曰:“丞相廉正,安得罪?我家昆弟諸婿多不謹
又聞民間訁雚言霍氏毒殺許皇后,寧有是邪?”顯恐急,即具以實告山、雲、禹
山、雲、禹驚曰:“如是,何不早告禹等!縣官離散斥逐諸婿,用是故也
此大事,誅罰不小,奈何?”於是始有邪謀矣
初,趙平客石夏善爲天官,語平曰:“熒惑守禦星,御星,太僕奉車都尉也,不黜則死
”平內憂山等
雲舅李竟所善張赦見雲家卒卒,謂竟曰:“今丞相與平恩侯用事,可令太夫人言太后,先誅此兩人
移徙陛下,在太后耳
”長安男子張章告之,事下廷尉
執金吾捕張赦、石夏等,後有詔止勿捕
山等愈恐,相謂曰:“此縣官重太后,故不竟也
然惡端已見,又有弒許後事,陛下雖寬仁,恐左右不聽,久之猶發,發即族矣,不如先也
”遂令諸女各歸報其夫,皆曰:“安所相避?”
會李竟坐與諸侯王交通,辭語及霍氏,有詔雲、山不宜宿衛,免,就第
光諸女遇太后無禮,馮子都數犯法,上並以爲讓,山、禹等甚恐,顯夢第中井水溢流庭下,竈居樹上,又夢大將軍謂顯曰:“知捕兒不?亟下捕之
”第中鼠暴多,與人相觸,以尾畫地
鴞數鳴殿前樹上
第門自壞
雲尚冠裏宅中門亦壞
巷端人共見有人居雲屋上,徹瓦投地,就視,亡有,大怪之
禹夢車騎聲正訁雚來捕禹,舉家憂愁
山曰:“丞相擅減宗廟羔、菟、蛙,可以此罪也
”謀令太后爲博平君置酒,召丞相、平恩侯以下,使範明友、鄧廣漢承太后制引斬之,因廢天子而立禹
約定未發,雲拜爲玄菟太守,太中大夫任宣爲代郡太守
山又坐寫祕書,顯爲上書獻城西第,八馬千匹,以贖山罪
書報聞,會事發覺,雲、山、明友自殺,顯、禹、廣漢等捕得
禹要斬,顯及諸女昆弟皆棄市
唯獨霍後廢處昭臺宮,與霍氏相連坐誅滅者數千家
上乃下詔曰:“乃者東織室令史張赦使魏郡豪李竟報冠陽侯雲謀爲大逆,朕以大將軍故,抑而不揚,冀其自新
今大司馬博陸侯禹與母宣成侯夫人顯及從昆弟子冠陽侯雲、樂平侯山諸姊妹婿謀爲大逆,欲詿誤百姓
賴宗廟神靈,先發得,鹹伏其辜,朕甚悼之
諸爲霍氏所詿誤,事在丙申前,未發覺在吏者,皆赦除之
男子張章先發覺,以語期門董忠,忠告在曹楊惲,惲告侍中金安上
惲召見對狀,後章上書以聞
侍中史高與金安上建發其事,言無入霍氏禁闥,卒不得遂其謀,皆讎有功
封章爲博成侯,忠高昌侯,惲平通侯,安上都成侯,高樂陵侯
”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
夫奢則不遜,不遜必侮上
侮上者,逆道也
在人之右,衆必害之
霍氏秉權日久,害之者多矣
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愛厚之,宜以時抑制,無使至亡
”書三上,輒報聞
其後霍氏誅滅,而告霍氏者皆封
人爲徐生上書曰:“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竈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爲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然不應
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於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於上行,餘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
人謂主人曰:‘鄉使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亡火患
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爲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請之,今茂陵徐福數上書言霍氏且有變,宜防絕之
鄉使福說得行,則國亡裂土出爵之費,臣亡逆亂誅滅之敗
往事既已,而福獨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貴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發灼爛之右
”上乃賜福帛十匹,後以爲郎
宣帝始立,謁見高廟,大將軍光從驂乘,上內嚴憚之,若有芒刺在背
後車騎將軍張安世代光驂乘,天子從容肆體,甚安近焉
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誅,故俗傳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禍萌於驂乘
”
至成帝時,爲光置守冢百家,吏卒奉詞焉
元始二年,封光從父昆弟曾孫陽爲博陸侯,千戶
金日磾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
武帝元狩中,票騎將軍霍去病將兵擊匈奴右地,多斬首,虜獲休屠王祭天金人
其夏,票騎復西過居延,攻祁連山,大克獲
於是單于怨昆邪、休屠居西方多爲漢所破,召其王欲誅之
昆邪、休屠恐,謀降漢
休屠王后悔,昆邪王殺之,並將其衆降漢
封昆邪王爲列侯
日磾以父不降見殺,與母閼氏、弟倫俱沒入官,輸黃門養馬,時年十四矣
久之,武帝遊宴見馬,後宮滿側
日磾等數十人牽馬過殿下,莫不竊視,至日磾獨不敢
日磾長八尺二寸,容貌甚嚴,馬又肥好,上異而問之,具以本狀對
上奇焉,即日賜湯沐衣冠,拜爲馬監,遷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
日磾既親近,未嘗有過失,上甚信愛之,賞賜累千金,出則驂乘,入侍左右
貴戚多竊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兒,反貴重之!”上聞,愈厚焉
日磾母教誨兩子,甚有法度,上聞而嘉之
病死,詔圖畫於甘泉宮,署曰“休屠王閼氏”
日磾每見畫常拜,鄉之涕泣,然後乃去
日磾子二人皆愛,爲帝弄兒,常在旁側
弄兒或自後擁上項,日磾在前,見而目之
弄兒走且啼曰:“翁怒
”上謂日磾“何怒吾兒爲?”其後弄兒壯大,不謹,自殿下與宮人戲,日磾適見之,惡其淫亂,遂殺弄兒
弄兒即日磾長子也
上聞之大怒,日磾頓首謝,具言所以殺弄兒狀
上甚哀,爲之泣,已而心敬日磾
初,莽何羅與江充相善,及充敗衛太子,何羅弟通用誅太子時力戰得封
後上知太子冤,乃夷滅充宗族黨與
何羅兄弟懼及,遂謀爲逆
日磾視其志意有非常,心疑之,陰獨察其動靜,與俱上下
何羅亦覺日磾意,以故久不得發
是時,上行幸林光宮,日磾小疾臥廬
何羅與通及小弟安成矯制夜出,共殺使者,發兵
明旦,上未起,何羅亡何從外入
日磾奏廁心動,立入坐內戶下
須臾,何羅袖白刃從東箱上,見日磾,色變,走趨臥內欲入,行觸寶瑟,僵
日磾得抱何羅,因傳曰:“莽何羅反!”上驚起,左右拔刃欲格之,上恐並中日磾,止勿格
日磾捽胡投何羅殿下,得禽縛之,窮治,皆伏辜
由是著忠孝節
日磾自在左右,目不忤視者數十年
賜出宮女,不敢近
上欲內其女後宮,不肯
其篤慎如此,上尤奇異之
及上病,屬霍光以輔少主,光讓日磾
日磾曰:“臣外國人,且使匈奴輕漢
”於是遂爲光副
光以女妻日磾嗣子賞
初,武帝遺詔以討莽何羅功封日磾爲秺侯,日磾以帝少不受封
輔政歲餘,病困,大將軍光白封日磾,臥授印綬
一日,薨,賜葬具冢地,送以輕車介士,軍陳至茂陵,諡曰敬侯
日磾兩子,賞、建,俱侍中,與昭帝略同年,共臥起
賞爲奉車,建駙馬都尉
及賞嗣侯,佩兩綬
上謂霍將軍曰:“金氏兄弟兩人不可使俱兩綬邪?”霍光對曰:“賞自嗣父爲侯耳
”上笑曰:“侯不在我與將軍乎?”光曰:“先帝之約,有功乃得封侯
”時年俱八九歲
宣帝即位,賞爲太僕,霍氏有事萌牙,上書去妻
上亦自哀之,獨得不坐
元帝時爲光祿勳,薨,亡子,國除
元始中繼絕世,封建孫當爲秺侯,奉日磾後
初,日磾所將俱降弟倫,字少卿,爲黃門郎,早卒
日磾兩子貴,及孫則衰矣
而倫後嗣遂盛,子安上始貴顯封侯
安上字子侯,少爲侍中,惇篤有智,宣帝爰之
頗與發舉楚王廷壽反謀,賜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
後霍氏反,安上傳禁門闥,無內霍氏親屬,封爲都成侯,至建章衛尉
薨,賜冢塋杜陵,諡曰敬侯
四子,常、敞、岑、明
岑、明皆爲諸曹、中郎將,常光祿大夫
元帝爲太子時,敞爲中庶子,幸有寵,帝即位,爲騎都尉光祿大夫、中郎將侍中
元帝崩,故事,近臣皆隨陵爲園郎,敞以世名忠孝,太后詔留侍成帝,爲奉車水衡都尉,至衛尉
敞爲人正直,敢犯顏色,左右憚之,唯上亦難焉
病甚,上使使者問所欲,以弟岑爲託
上召岑,拜爲使主客
敞子涉本爲左曹,上拜涉爲侍中,使待幸綠車載送衛尉舍
須臾卒
敞三子,涉、參、饒
涉明經儉節,諸儒稱之
成帝時爲侍中、騎都尉,領三輔胡、越騎
哀帝即位,爲奉車都尉,至長信少府
而參使匈奴,匈奴中郎將、越騎校尉、關內都尉,安定、東海太守
饒爲墟騎校尉
涉兩子,湯、融,皆侍中、諸曹、將、大夫
而涉之從父弟欽舉明經,爲太子門大夫,哀帝即位,爲太中大夫給事中,欽從父弟遷爲尚書令,兄弟用事
帝祖母傅太后崩,欽使護作,職辦,擢爲泰山、弘農太守,著威名
平帝即位,徵爲大司馬司直、京兆尹
帝年幼,選置師友,大司徒孔光以明經高行爲孔氏師,京兆尹金欽以家世忠孝爲金氏友
徙光祿大夫、侍中,秩中二千石,封都成侯
時,王莽新誅平帝外家衛氏,召明禮少府宗伯鳳入說爲人後之宜,白令公卿、將軍、侍中、朝臣並聽,欲以內厲平帝而外塞百姓之議
欽與族昆弟秺侯當俱封
初,當曾祖父日磾傳子節侯賞,而欽祖父安上傳子夷侯常,皆亡子,國絕,故莽封欽、當奉其後
當母南即莽母功顯君同產弟也
當上南大行爲太夫人
欽因緣謂當:“詔書陳日磾功,亡有賞語
當名爲以孫繼祖也,自當爲父、祖父立廟
賞故國君,使大夫主其祭
”時,甄邯在旁,庭叱欽,因劾奏曰:“欽幸得以通經術,超擢侍帷幄,重蒙厚恩,封襲爵號,知聖朝以世有爲人後之誼
前遭故定陶太后背本逆天,孝哀不獲厥福,乃者呂寬、衛寶復造奸謀,至於返逆,鹹伏厥辜
太皇太后懲艾悼懼,逆天之咎,非聖誣法,大亂之殃,誠欲奉承天心,遵明聖制,專一爲後之誼,以安天下之命,數臨正殿,延見羣臣,講習《禮經》
孫繼祖者,謂亡正統持重者也
賞見嗣日磾,後成爲君,持大宗重,則《禮》所謂‘尊祖故敬宗’,大宗不可以絕者也
欽自知與當俱拜同誼,即數揚言殿省中,教當云云
當即如其言,則欽亦欲爲父明立廟而不入夷侯常廟矣
進退異言,頗惑衆心,亂國大綱,開禍亂原,誣祖不孝,罪莫大焉
尤非大臣所宜,大不敬
秺侯當上母南爲太夫人,失禮不敬
”莽白太后,下四輔、公卿、大夫、博士、議郎,皆曰:“欽宜以時即罪
”謁者召欽詣詔獄,欽自殺
邯以綱紀國體,亡所阿私,忠孝尤著,益封千戶
更封長信少府涉子右曹湯爲都成侯
湯受封日,不敢還歸家,以明爲人後之誼
益封爲後,莽複用欽弟遵,封侯,歷九卿位
贊曰:霍光以結髮內侍,起於階闥之間,確然秉志,誼形於主
受襁褓之託,任漢室之寄,當廟堂,擁幼君,摧燕王,僕上官,因權制敵,以成其忠
處廢置之際,臨大節而不可奪,遂匡國家,安社稷
擁昭立宣,光爲師保,雖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學亡術,暗於大理,陰妻邪謀,立女爲後,湛溺淫溢之慾,以增顛覆之禍,死財三年,宗族誅夷,哀哉!昔霍叔封於晉,晉即河東,光豈其苗裔乎!金日磾夷狄亡國,羈虜漢庭,而以篤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將,傳國後嗣,世名忠孝,七世內侍,何其盛也!本以休屠作金人爲祭天主,故因賜姓金氏雲
暫無
暫無
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