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 · 傳 · 李廣蘇建傳
李廣,隴西成紀人也
其先曰李信,秦時爲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
廣世世受射
孝文十四年,匈奴大入蕭關,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用善射,殺首虜多,爲郎,騎常侍
數從射獵,格殺猛獸,文帝曰:“惜廣不逢時,令當高祖世,萬戶侯豈足道哉!”
景帝即位,爲騎郎將
吳、楚反時,爲驍騎都尉,從太尉亞夫戰昌邑下,顯名
以樑王授廣將軍印,故還,賞不行
爲上谷太守,數與匈奴戰
典屬國公孫昆邪爲上泣曰:“李廣材氣,天下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确,恐亡之
”上乃徙廣爲上郡太守
匈奴侵上郡,上使中貴人從廣勒習兵擊匈奴
中貴人者數十騎從,見匈奴三人,與戰
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
中貴人走廣,廣曰:“是必射鵰者也
”廣乃從百騎往馳三人
三人亡馬步行,行數十里
廣令其騎張左右翼,而廣身自射彼三人者,殺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鵰者也
已縛之上山,望匈奴數千騎,見廣,以爲誘騎,驚,上山陳
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
廣曰:“我去大軍數十里,今如此走,匈奴追射,我立盡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爲大軍之誘,不我擊
”廣令曰:“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馬解鞍!”騎曰:“虜多如是,解鞍,即急,奈何?”廣曰:“彼虜以我爲走,今解鞍以示不去,用堅其意
”有白馬將出護兵
廣上馬,與十餘騎奔射殺白馬將,而復還至其百騎中,解鞍,縱馬臥
時會暮,胡兵終怪之,弗敢擊
夜半,胡兵以爲漢有伏軍於傍欲夜取之,即引去
平旦,廣乃歸其大軍
後徙爲隴西、北地、雁門中雲中太守
武帝即位,左右言廣名將也,由是入爲未央衛尉,而程不識時亦爲長樂衛尉
程不識故與廣俱以邊太守將屯
及出擊胡,而廣行無部曲行陳,就善水草頓舍,人人自便,不擊刁斗自衛,莫府省文書,然亦遠斥候,未嘗遇害
程不識正部曲行伍營陳,擊刁斗,吏治軍簿至明,軍不得自便
不識曰:“李將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無以禁;而其士亦佚樂,爲之死
我軍雖煩憂,虜亦不得犯我
”是時,漢邊郡李廣、程不識爲名將,然匈奴畏廣,士卒多樂從,而苦程不識
不識孝景時以數直諫爲太中大夫,爲人廉,謹於文法
後漢誘單于以馬邑城,使大軍伏馬邑傍,而廣爲驍騎將軍,屬護軍將軍
單于覺之,去,漢軍皆無功
後四歲,廣以衛尉爲將軍,出雁門擊匈奴
匈奴兵多,破廣軍,生得廣
單于素聞廣賢,令曰:“得李廣必生致之
”胡騎得廣,廣時傷,置兩馬間
絡而盛臥
行十餘里,廣陽死,睨其傍有一兒騎善馬,暫騰而上胡兒馬,因抱兒鞭馬南馳數十里,得其餘軍
匈奴騎數百追之,廣行取兒弓射殺追騎,以故得脫
於是至漢,漢下廣吏
吏當廣亡失多,爲虜所生得,當斬,贖爲庶人
數歲,與故潁陰侯屏居藍田南山中射獵
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間飲
還至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
”尉曰:“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故也!”宿廣亭下
居無何,匈奴入遼西,殺太守,敗韓將軍
韓將軍後徙居右北平,死
於是上乃召拜廣爲右北平太守
廣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上書自陳謝罪
上報曰:“將軍者,國之爪牙也
《司馬法》曰:‘登車不式,遭喪不服,振旅撫師,以徵不服,率三軍之心,同戰士之力,故怒形則千里竦,威振則萬物狀;是以名聲暴於夷貉,威棱憺乎鄰國
’夫報忿除害,捐殘去殺,朕之所圖於將軍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顙請罪,豈朕之指哉!將軍其率師東轅,彌節白檀,以臨右北平盛秋
”廣在郡,匈奴號曰“漢飛將軍”,避之,數歲不入界
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爲虎而射之,中石沒矢,視之,石也,他日射之,終不能入矣
廣所居郡聞有虎,常自射之
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射殺之
石建卒,上召廣代爲郎中令
元朔六年,廣復爲將軍,從大將軍出定襄
諸將多中首虜率爲侯者,而廣軍無功
後三歲,廣以郎中令將四千騎出右北平,博望侯張騫將萬騎與廣俱,異道
行數百里,匈奴左賢王將四萬騎圍廣,廣軍士皆恐,廣乃使其子敢往馳之
敢從數十騎直貫胡騎,出其左右而還,報廣曰:“胡虜易與耳
”軍士乃安
爲圜陳外鄉,胡急擊,矢下如雨
漢兵死者過半,漢矢且盡
廣乃令持滿毋發,而廣身自以大黃射其裨將,殺數人,胡虜益解
會暮,吏士無人色,而廣意氣自如,益治軍
軍中服其勇也
明日,復力戰,而博望侯軍亦軍,匈奴乃解去
漢軍邑,弗能追
是時,廣軍幾沒,罷歸
漢法,博望侯後期,當死,贖爲庶人
廣軍自當,亡賞
初,廣與從弟李蔡俱爲郎,事文帝
景帝時,蔡積功至二千石
武帝元朔中,爲輕車將軍,從大將軍擊右賢王,有功中率,封爲樂安侯
元狩二年,代公孫弘爲丞相
蔡爲人在下中,名聲出廣下遠甚,然廣不得爵邑,官不過九卿
廣之軍吏及士卒或取封侯
廣與望氣王朔語云:“自漢擊匈奴,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妄校尉已下,材能不及中,以軍功取侯者數十人
廣不爲後人,然終無尺寸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豈吾相不當侯邪?”朔曰:“將軍自念,豈嘗有恨者乎?”廣曰:“吾爲隴西守,羌嘗反,吾誘降者八百餘人,詐而同日殺之,至今恨獨此耳
”朔曰:“禍莫大於殺已降,此乃將軍所以不得侯者也

廣歷七郡太守,前後四十餘年,得賞賜,輒分其戲下,飲食與士卒共之
家無餘財,終不言生產事
爲人長,爰臂,其善射亦天性,雖子孫他人學者莫能及
廣吶口少言,與人居,則畫地爲軍陳,射闊狹以飲
專以射爲戲
將兵,乏絕處見水,士卒不盡飲,不近水;不盡餐,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爲用
其射,見敵,非在數十步之內,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
用此,其將數困辱,及射猛獸,亦數爲所傷雲
元狩四年,大將軍票騎將軍大擊匈奴,廣數自請行
上以爲老,不許;良久乃許之,以爲前將軍
大將軍青出塞,捕虜知單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廣並於右將軍軍,出東道
東道少回遠,大軍行,水草少,其勢不屯行
廣辭曰:“臣部爲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徙臣出東道,且臣結髮而與匈奴戰,乃令一得當單于,臣願居前,先死單于
”大將軍陰受上指,以爲李廣數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
是時,公孫敖新失侯,爲中將軍,大將軍亦欲使敖與俱當單于,故徙廣
廣知之,固辭
大將軍弗聽,令長史封書與廣之莫府,曰:“急詣部,如書
”廣不謝大將軍而起行,意象慍怒而就部,引兵與右將軍食其合軍出東道
惑失道,後大將軍
大將軍與單于接戰,單于遁走,弗能得而還
南絕幕,乃遇兩將軍
廣已見大將軍,還入軍
大將軍使長史持糒醪遺廣,因問廣、食其失道狀,曰:“青欲上書報天子失軍曲折
”廣未對
大將軍長史急責廣之莫府上簿
廣曰:“諸校尉亡罪,乃我自失道
吾今自上簿

至莫府,謂其麾下曰:“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徙广部行回遠,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矣!”遂引刀自剄
百姓聞之,知與不知,老壯皆爲垂泣
而右將軍獨下吏,當死,贖爲遮人
廣三子,曰當戶、椒、敢,皆爲郎
上與韓嫣戲,嫣少不遜,當戶擊嫣,嫣走,於是上以爲能
當戶蚤死,乃拜椒爲代郡太守,皆先廣死
廣死軍中時,敢從票騎將軍
廣死明年,李蔡以丞相坐詔賜冢地陽陵當得二十畝,蔡盜取三頃,頗賣得四十餘萬,又盜取神道外壖地一畝葬其中,當下獄,自殺
敢以校尉從票騎將軍擊胡左賢王,力戰,奪左賢王旗鼓,斬首多,賜爵關內侯,食邑二百戶,代廣爲郎中令
頃之,怨大將軍青之恨其父,乃擊傷大將軍,大將軍匿諱之
居無何,敢從上雍,至甘泉宮獵,票騎將軍去病怨敢傷青,射殺敢
去病時方貴幸,上爲諱,雲“鹿觸殺之”
居歲餘,去病死
敢有女爲太子中人,愛幸
敢男禹有寵於太子,然好利,亦有勇
嘗與侍中貴人飲,侵陵之,莫敢應
後訴之上,上召禹,使刺虎,縣下圈中,未至地,有詔引出之
禹從落中以劍斫絕累,欲刺虎
上壯之,遂救止焉
而當戶有遺腹子陵,將兵擊胡,兵敗,降匈奴
後人告禹謀欲亡從陵,下吏死
陵字少卿,少爲侍中建章監
善騎射,愛人,謙讓下士,甚得名譽
武帝以爲有廣之風,使將八百騎,深入匈奴二千餘里,過居延視地形,不見虜,還
拜爲騎都尉,將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張掖以備胡
數年,漢遣貳師將軍伐大宛,使陵將五校兵隨後
行至塞,會貳師還
上賜陵書,陵留吏士,與輕騎五百出敦煌,至鹽水,迎貳師還,復留屯張掖
天漢二年,貳師將三萬騎出酒泉,擊右賢王於天山
召陵,欲使爲貳師將輜重
陵召見武臺,叩頭自請曰:“臣所將屯邊者,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力扼虎,射命中,願得自當一隊,到蘭幹山南以分單于兵,毋令專鄉貳師軍
”上曰:“將惡相屬邪!吾發軍多,毋騎予女
”陵對:“無所事騎,臣願以少擊衆,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
”上壯而許之,因詔強弩都尉路博德將兵半道迎陵軍
博德故伏波將軍,亦羞爲陵後距,奏言:“方秋匈奴馬肥,未可與戰,臣願留陵至春,俱將酒泉、張掖騎各五千人並擊東西浚稽,可必禽也
”書奏,上怒,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德上書,乃詔博德:“吾欲予李陵騎,雲‘欲以少擊衆’
今虜入西河,其引兵走西河,遮鉤營之道
”詔陵:“以九月發,出庶虜鄣,至東浚稽山南龍勒水上,徘徊觀虜,即亡所見,從浞野侯趙破奴故道抵受降城休士,因騎置以聞
所與博德言者云何?具以書對
”陵於是將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止營,舉圖所過山川地形,使麾下騎陳步樂還以聞
步樂召見,道陵將率得士死力,上甚說,拜步樂爲郎
陵至浚稽山,與單于相直,騎可三萬圍陵軍
軍居兩山間,以大車爲營
陵引士出營外爲陳,前行持戟盾,後行持弓弩,令曰:“聞鼓聲而縱,聞金聲而止
”虜見漢軍少,直前就營
陵搏戰攻之,千弩俱發,應弦而倒
虜還走上山,漢軍追擊,殺數千人
單于大驚,召左右地兵八萬餘騎攻陵
陵且戰且引,南行數日,抵山谷中
連戰,士卒中矢傷,三創者載輦,兩創者將車,一創者持兵戰
陵曰:“吾士氣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軍中豈有女子乎?”始軍出時,關東羣盜妻子徙邊者隨軍爲卒妻婦,大匿車中
陵搜得,皆劍斬之
明日復戰,斬首三千餘級
引兵東南,循故龍城道行四五日,抵大澤葭葦中,虜從上風縱火,陵亦令軍中縱火以自救
南行至山下,單于在南山上,使其子將騎擊陵
陵軍步鬥樹木間,復殺數千人,因發連弩射單于,單于下走
是日捕得虜,言:“單于曰:‘此漢精兵,擊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近塞,得毋有伏兵乎?’諸當戶君長皆言:‘單于自將數萬騎擊漢數千人不能滅,後無以復使邊臣,令漢益輕匈奴
’復力戰山谷間,尚四五十里得平地,不能破,乃還

是時,陵軍益急,匈奴騎多,戰一日數十合,復傷殺虜二千餘人
虜不利,欲去,會陵軍候管敢爲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軍無後救,射矢且盡,獨將軍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爲前行,以黃與白爲幟,當使精騎射之即破矣
”成安侯者,潁川人,父韓千秋,故濟南相,奮擊南越戰死,武帝封子延年爲侯,以校尉隨陵
單于得敢大喜,使騎並攻漢軍,疾呼曰:“李陵、韓延年趣降!”遂遮道急攻陵
陵居谷中,虜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
漢軍南行,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萬矢皆盡,即棄車去
士尚三千餘人,徒斬車輻而持之,軍吏持尺刀,抵山入峽谷
單于遮其後,乘隅下壘石,士卒多死,不得行
昏後,陵便衣獨步出營,止左右:“毋隨我,丈夫一取單于耳!”良久,陵還,大息曰:“兵敗,死矣!”軍吏或曰:“將軍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後求道徑還歸,如浞野侯爲虜所得,後亡還,天子客遇之,況於將軍乎!”陵曰:“公止!吾不死,非壯士也
”於是盡斬旌旗,及珍寶埋地中,陵嘆曰:“復得數十矢,足以脫矣
今無兵復戰,天明坐受縛矣!各鳥獸散,猶有得脫歸報天子者
”令軍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期至遮虜鄣者相待
夜半時,擊鼓起士,鼓不鳴
陵與韓延年俱上馬,壯士從者十餘人
虜騎數千追之,韓延年戰死
陵曰:“無面目報陛下!”遂降
軍人分散,脫至塞者四百餘人
陵敗處去塞百餘里,邊塞以聞
上欲陵死戰,召陵母及婦,使相者視之,無死喪色
後聞陵降,上怒甚,責問陳步樂,步樂自殺
羣臣皆罪陵,上以問太史令司馬遷,遷盛言:“陵事親孝,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
其素所畜積也,有國士之風
今舉事一不幸,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糵其短,誠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輮戎馬之地,抑數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
轉鬥千里,矢盡道窮,士張空拳,冒白刃,北首爭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
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於天下
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初,上遣貳師大軍出,財令陵爲助兵,及陵與單于相值,而貳師功少
上以遷誣罔,欲沮貳師,爲陵遊說,下遷腐刑
久之,上悔陵無救,曰:“陵當發出塞,乃詔強弩都尉令迎軍
坐預詔之,得令老將生奸詐
”乃遣使勞賜陵餘軍得脫者
陵在匈奴歲餘,上遣因杅將軍公孫敖將兵深入匈奴迎陵
敖軍無功還,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單于爲兵以備漢軍,故臣無所得
”上聞,於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誅
隴西士大夫以李氏爲愧
其後,漢遣使使匈奴,陵謂使者曰:“吾爲漢將步卒五千人橫行匈奴,以亡救而敗,何負於漢而誅吾家?”使者曰:“漢聞李少卿教匈奴爲兵
”陵曰:“乃李緒,非我也
”李緒本漢塞外都尉,居奚侯城,匈奴攻之,緒降,而單于客遇緒,常坐陵上
陵痛其家以李緒而誅,使人刺殺緒
大閼氏欲殺陵,單于匿之北方,大閼氏死乃還
單于壯陵,以女妻之,立爲右校王,衛律爲丁靈王,皆貴用事
衛律者,父本長水胡人
律生長漢,善協律都尉李延年,延年薦言律使匈奴
使還,會延年家收,律懼並誅,亡還降匈奴
匈奴愛之,常在單于左右
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議
昭帝立,大將軍霍光、左將軍上官桀輔政,素與陵善,遣陵故人隴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
立政等至,單于置酒賜漢使者,李陵、衛律皆侍坐
立政等見陵,未得私語,即目視陵,而數數自循其刀環,握其足,陰諭之,言可還歸漢也
後陵、律持牛酒勞漢使,博飲,兩人皆胡服椎結
立政大言曰:“漢已大赦,中國安樂,主上富於春秋,霍子孟、上官少叔用事
”以此言微動之
陵墨不應,孰視而自循其發,答曰:“吾已胡服矣!”有頃,律起更衣,立政曰:“咄,少卿良苦!霍子孟、上官少叔謝女
”陵曰:“霍與上官無恙乎?”立政曰:“請少卿來歸故鄉,毋憂富貴
”陵字立政曰:“少公,歸易耳,恐再辱,奈何!”語未卒,衛律還,頗聞餘語,曰:“李少卿賢者,不獨居一國
范蠡遍遊天下,由余去戎人秦,今何語之親也!”因罷去
立政隨謂陵曰:“亦有意乎?”陵曰:“丈夫不能再辱

陵在匈奴二十餘年,元平元年病死
蘇建,杜陵人也
以校尉從大將軍青擊匈奴,封平陵侯
以將軍築朔方
後以衛尉爲遊擊將軍,從大將軍出朔方
後一歲,以右將軍再從大將軍出定襄,亡翕侯,失軍當斬,贖爲庶人
其後爲代郡太守,卒官
有三子:嘉爲奉車都尉,賢爲騎都尉,中子武最知名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併爲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輩
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盡歸漢使路充國等
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
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餘人俱
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
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
方欲發使送武等,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
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與昆邪王俱降漢,後隨浞野侯沒胡中
及衛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
會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曰:“聞漢天子甚怨衛律,常能爲漢伏弩射殺之
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
”張勝許之,以貨物與常
後月餘,單于出獵,獨閼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餘人慾發,其一人夜亡,告之
單于子弟發兵與戰
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單于使衛律治其事
張勝聞之,恐前語發,以狀語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見犯乃死,重負國
”欲自殺,勝、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張勝
單于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謀單于,何以復加?宜皆降之
”單于使衛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
衛律驚,自抱持武,馳召殹巫
鑿地爲坎,置熅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氣絕半日,復息
惠等哭,輿歸營
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
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
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
劍斬虞常已,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單于募降者赦罪
”舉劍欲擊之,勝請降
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
”武曰:“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復舉劍擬之,武不動
律曰:“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衆數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
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
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武不應
律曰:“君因我降,與君爲兄弟,今不聽吾計,後雖欲復見我,尚可得乎?”武罵律曰:“女爲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爲降虜於蠻夷,何以女爲見?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鬥兩主,觀禍敗
南越殺漢使者,屠爲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
獨匈奴未耳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

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
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
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
匈奴以爲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
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
積五、六年,單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
武能網紡繳,檠弓弩,於靬王愛之,給其衣食
三歲餘,王病,賜武馬畜、服匿、穹廬
王死後,人衆徙去
其冬,丁令盜武牛羊,武復窮厄
初,武與李陵俱爲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爲武置酒設樂,因謂武曰:“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虛心欲相待
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前長君爲奉車,從至雍棫陽宮,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劾大不敬,伏劍自刎,賜錢二百萬以葬
孺卿從祠河東后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飲藥而死
來時,大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陽陵
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
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復十餘年,存亡不可知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爲乎?願聽陵計,勿復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爲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願肝腦塗地
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
臣事君,猶子事父也
子爲父死亡所恨
願勿復再言
”陵與武飲數日,復曰:“子卿壹聽陵言
”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於前!”陵見其至誠,喟然嘆曰:“嗟乎,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於天
”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
陵惡自賜武,使其妻賜武牛羊數十頭
後陵復至北海上,語武:“區脫捕得雲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
”武聞之,南鄉號哭,歐血,旦夕臨數月
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
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
後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
具自陳過
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荒澤中
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
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
”於是李陵置酒賀武曰:“今足下還歸,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收族陵家,爲世大戮,陵尚復何顧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
異域之人,壹別長絕!陵起舞,歌曰:“徑萬里兮度沙幕,爲君將兮奮匈奴
路窮絕兮矢刃摧,士衆滅兮名已聵
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陵泣下數行,因與武決
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詔武奉一太守謁武帝園廟,拜爲典屬國,秩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公田二頃,宅一區
常惠、徐聖、趙終根皆拜爲中郎,賜帛各二百匹
其餘六人老歸家,賜錢人十萬,復終身
常惠後至右將軍,封列侯,自有傳
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鬚髮盡白
武來歸明年,上官桀、子安與桑弘羊及燕王、蓋主謀反
武子男元與安有謀,坐死
初,桀、安與大將軍霍光爭權,數疏光過失予燕王,令上書告之
又言蘇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還乃爲典屬國,大將軍長史無功勞,爲搜粟都尉,光顓權自恣
及燕王等反誅,窮治黨與,武素與桀、弘羊有舊,數爲燕王所訟,子又在謀中,廷尉奏請逮捕武
霍光寢其奏,免武官
數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與計謀立宣帝,賜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
久之,衛將軍張安世薦武明習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爲遺言
宣帝即時召武待詔宦者署,數進見,復爲右曹典屬國
以武著節老臣,命朝朔望,號稱祭酒,甚優寵之
武所得賞賜,盡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餘財
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樂昌侯、車騎將軍韓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
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閔之,問左右:“武在匈奴久,豈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發匈奴時,胡婦適產一子通國,有聲問來,願因使者致金帛贖之
”上許焉
後通國隨使者至,上以爲郎
又以武弟子爲右曹
武年八十餘,神爵二年病卒
甘露三年,單于始入朝
上思股肱之美,乃圖畫其人於麒麟閣,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姓霍氏,次曰衛將軍富平侯張安世,次曰車騎將軍龍額侯韓增,次曰後將軍營平侯趙充國,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曰丞相博陽侯丙吉,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曰宗正陽城侯劉德,次曰少府樑丘賀,次曰太子太傅蕭望之,次曰典屬國蘇武
皆有功德,知名當世,是以表而揚之,明著中興輔佐,列於方叔、召虎、仲山甫焉
凡十一人,皆有傳
自丞相黃霸、廷尉於定國、大司農朱邑、京兆尹張敞、右扶風尹翁歸及儒者夏侯勝等,皆以善終,著名宣帝之世,然不得列於名臣之圖,以此知其選矣
贊曰:李將軍恂恂如鄙人,口不能出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爲流涕,彼其中心誠信於士大夫也
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雖小,可以喻大
然三代之將,道家所忌,自廣至陵,遂亡其宗,哀哉!孔子稱“志士仁人,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使於四方,不辱君命”,蘇武有之矣
暫無
暫無
暫無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1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