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 · 表 · 古今人表
自書契之作,先民可得而聞者,經傳所稱,唐、虞以上,帝王有號諡
輔佐不可得而稱矣,而諸子頗言之,雖不考虖孔氏,然猶著在篇籍,歸乎顯善昭惡,勸戒後人,故博採焉
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又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未知,焉得仁?”“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爲下矣
”又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
”“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傳曰:譬如堯、舜,禹、稷、卨與之爲善則行,鮌、訁雚兜欲與爲惡則誅
可與爲善,不可與爲惡,是謂上智
桀、紂,龍逢、比干欲與之爲善則誅,於莘、崇侯與之爲惡則行
可與爲惡,不可與爲善,是謂下愚
齊桓公,管仲相之則霸,豎貂輔之則亂
可與爲善,可與爲惡,是謂中人
因茲以列九等之序,究極經傳,繼世相次,總備古今之略要雲
【表略】
輔佐不可得而稱矣,而諸子頗言之,雖不考虖孔氏,然猶著在篇籍,歸乎顯善昭惡,勸戒後人,故博採焉
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又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未知,焉得仁?”“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爲下矣
”又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
”“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傳曰:譬如堯、舜,禹、稷、卨與之爲善則行,鮌、訁雚兜欲與爲惡則誅
可與爲善,不可與爲惡,是謂上智
桀、紂,龍逢、比干欲與之爲善則誅,於莘、崇侯與之爲惡則行
可與爲惡,不可與爲善,是謂下愚
齊桓公,管仲相之則霸,豎貂輔之則亂
可與爲善,可與爲惡,是謂中人
因茲以列九等之序,究極經傳,繼世相次,總備古今之略要雲
【表略】
暫無
暫無
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