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醪有妙理赋
酒勿嫌浊,人当取醇
失忧心于昨梦,信妙理之凝神
浑盎盎以无声,始从味入
杳冥冥其似道,径得天真
伊人之生,以酒为命
常因既醉之适,方识此心之正
稻米无知,岂解穷理?曲捏糱有毒,安能发性?乃知神物之自然,盖与天工而相并
得时行道,我则师齐相之饮醇
远害全身,我则学徐公之中圣
湛若秋露,穆如春风
疑宿云之解驳,漏朝日之暾红
初体粟之失去,旋眼花之扫空
酷爱孟生,知其中之有趣
犹嫌白老,不颂德而言功
兀尔坐忘,浩然天纵
如如不动而体无碍,了了常知而心不用
座中客满,惟忧百咳榼之空
身后名轻,但觉一杯之重
今夫明月之珠,不可以襦
夜光之壁,不可以铺
刍换豢饱我,而不我觉
布帛袄燠我,而我不娱
惟此君独游万物之表,盖天下不可一日而无
在醉常醒,孰是狂人之药?得意忘味,始知至道之腴
又何必一石亦醉,罔闲州闾
五斗解酲,不问妻妾
结袜庭中,观廷尉之度量
脱靴殿上,夸谪仙之敏捷
阳醉逖地,常陋王式之褊
歌呜仰天,每讥杨恽之狭
我欲眠而君且去,有客何嫌?人借而我不闻,其谁敢接?殊不知人之齐圣,匪昏之如
古者晤语,必旅之于
独醒者汨罗之道也,屡舞者高阳之徒欤!恶蒋济而射木人,又何狷浅?
杀王敦而取金印,亦自狂疏
故我内全其天,外寓于酒
浊者以饮吾仆,清者以酌吾友
吾方耕于渺莽之野,而汲于清冷之渊
以酿此醪,然后举洼樽而属予口
《浊醪有妙理赋》系东坡晚年所作,据学者考据大约写于邵圣四年(1097)过海途中。此赋在当世流传甚广,对后世影响很大。这篇律赋的标题借用杜甫《晦日寻崔戢李封》诗句:“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杜甫诗中说:酒的好处在于可以使人暂时陶醉,以忘却尘世间的名利得失。本赋限韵“神圣功用无捷于酒”,此八字又是全篇的纲目。 苏东坡独特的饮酒观是饮酒不求酒量,但求酒趣。他反对泥醉,而主张“半酣”:“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东坡自言酒量微浅,少饮辄醉,却乐此不疲,尤喜见人饮酒,是真得酒中趣者也。坡翁嗜酒只是在为了追求一种境界,因为那种属于微醺的境界,是最可以使得人们的诗意生发的。东坡在《浊醪有妙理赋》中借酒言道,否定了执著于功名的仕宦人生,表达了超然的情怀。
醪(láo):汁滓混合的酒,今称甜酒、米酒或醒糟,浊醪就是浊酒,呈乳白色,不透明。 妙理:奥妙深微的理论。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解释为“深妙之道理也”。百度百科解释为“精微的道理”。 适:安闲、自在之意。 心之正:天性纯正之意。 神物:神奇之物,此处指酒。 自然:意为不可勉强。酒具有天然的悦人之性。 天工:为自然形成之意。饮酒中体味与天工相并的人生价值。 如如:佛家语指永恒存在的真如。《金刚经》:“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体无碍:肉体不感到束缚、妨害。了了:明白、清楚。坡翁在这里说:饮酒达到“了了常知而心不用”的禅境。 榼(kē):酒杯。 惟忧百榼之空:只耽心杯中无酒。此典出自《后汉书·孔融传》卷七十:“(孔融)常叹曰:‘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至道:最善的道理。 腴(yú):肉食肥美的味道。此句意为:可以达到至道,因而只要能达到于此,便可以纵情任意而饮,饮出自己的率真性格,真正领略饮酒的妙理。
暂无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