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于氏離堆記
閬州之東百餘裏,有縣曰新政
新政之南數千步,有山曰離堆
鬥入嘉陵江,直上數百尺,形勝縮矗,欹壁峻肅,上崢嶸而下回,不與衆山相連屬,是之謂離堆
東面有石堂焉,即故京兆尹鮮于君之所開鑿也
堂有室,廣輪袤丈,蕭豁洞敞
聞江聲,徹見羣象,人村川壩,若指諸掌
堂北磐石之上,有九曲流杯池焉
懸源螭首,蹙噴鶴朱,釃渠股引,坐環溜
若有良朋,以傾醇酎
堂南有茅齋焉,遊於斯,息於斯,聚賓友于斯,虛而來者實而歸
其齋壁間有詩焉,皆君舅著作郎嚴從、君甥殿中侍御史嚴銑之等美君考之所作也
其右有小石廅焉,亦可蔭而據矣
其松竹桂,冬青離樹,皆徙他山而栽蒔焉
其上方有男宮觀焉,署之曰景福,君弟京兆尹叔明至德一年十月嘗任尚書司勳員外郎之所奉置也
君諱向,字仲通,以字行
漁陽人,卓爾堅忮,毅然抗直
《易》有之曰,“篤實輝光”;《書》不云乎?“沈潛剛克
”君自高曾以降,世以財雄,招來賢豪,施捨不倦
至君繼緒,其流益光
弱冠以任俠自喜,尚未知名
乃慷慨發憤,於焉卜築,養蒙學文,忘寢與食
不四三載,展也大成
著作奇之,勖以賓薦
無何,以進士高第,驟登臺省
天寶九載,以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兼御史中丞、持節充劍南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劍南山南西道採訪處置使,入爲司農少卿,遂作京兆尹,以忤楊國忠貶邵陽郡司馬
十有二載秋八月,除漢陽郡太守
冬十有一月,終於所任官舍
悲夫!雄圖未伸,志業已空
葬於縣北表,附先塋,禮也
君之薨也,冢子光祿寺丞昱,匍匐迎喪,星言泣血
自沔溯峽,湍險萬重,肩槁足
扳引舳,凡今幾年,皸瘃在目,因心則至,豈無僮僕?昱之季,曰尚書都官員外郎炅,克篤前烈,永言孝思
懇志,反葬於茲,行道之人,孰不而?真卿猶子曰,從父兄故偃師丞春卿之子也
嘗尉閬中,君故舊不遺,與之有忘年之契
叔明、昱、炅亦篤世親之歡,真卿因之又忝憲司之寮,亟與濟南蹇昂,奉以周旋,益著通家之好
兄允南以司膳、司封二郎中,弟允臧以三院御史,皆與叔明首末聯事,我是用飽君之故
乾元改號上元之歲,秋八月,哉生魄,蝟自刑部侍郎以言事忤旨,聖恩全宥,貶貳於蓬州
沿嘉陵而路出新政,適會昱以成都兵曹取急歸覲,遭我乎貴州之朝
留遊締歡,信宿陘峴,感今懷昔,遂援翰而志之
叔明時刺商州,炅又申掾京兆,不同躋陟,有恨如何?帝唐龍集後壬寅仲夏已卯朔十五日甲午,刻於門序之左右
新政之南數千步,有山曰離堆
鬥入嘉陵江,直上數百尺,形勝縮矗,欹壁峻肅,上崢嶸而下回,不與衆山相連屬,是之謂離堆
東面有石堂焉,即故京兆尹鮮于君之所開鑿也
堂有室,廣輪袤丈,蕭豁洞敞
聞江聲,徹見羣象,人村川壩,若指諸掌
堂北磐石之上,有九曲流杯池焉
懸源螭首,蹙噴鶴朱,釃渠股引,坐環溜
若有良朋,以傾醇酎
堂南有茅齋焉,遊於斯,息於斯,聚賓友于斯,虛而來者實而歸
其齋壁間有詩焉,皆君舅著作郎嚴從、君甥殿中侍御史嚴銑之等美君考之所作也
其右有小石廅焉,亦可蔭而據矣
其松竹桂,冬青離樹,皆徙他山而栽蒔焉
其上方有男宮觀焉,署之曰景福,君弟京兆尹叔明至德一年十月嘗任尚書司勳員外郎之所奉置也
君諱向,字仲通,以字行
漁陽人,卓爾堅忮,毅然抗直
《易》有之曰,“篤實輝光”;《書》不云乎?“沈潛剛克
”君自高曾以降,世以財雄,招來賢豪,施捨不倦
至君繼緒,其流益光
弱冠以任俠自喜,尚未知名
乃慷慨發憤,於焉卜築,養蒙學文,忘寢與食
不四三載,展也大成
著作奇之,勖以賓薦
無何,以進士高第,驟登臺省
天寶九載,以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兼御史中丞、持節充劍南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劍南山南西道採訪處置使,入爲司農少卿,遂作京兆尹,以忤楊國忠貶邵陽郡司馬
十有二載秋八月,除漢陽郡太守
冬十有一月,終於所任官舍
悲夫!雄圖未伸,志業已空
葬於縣北表,附先塋,禮也
君之薨也,冢子光祿寺丞昱,匍匐迎喪,星言泣血
自沔溯峽,湍險萬重,肩槁足
扳引舳,凡今幾年,皸瘃在目,因心則至,豈無僮僕?昱之季,曰尚書都官員外郎炅,克篤前烈,永言孝思
懇志,反葬於茲,行道之人,孰不而?真卿猶子曰,從父兄故偃師丞春卿之子也
嘗尉閬中,君故舊不遺,與之有忘年之契
叔明、昱、炅亦篤世親之歡,真卿因之又忝憲司之寮,亟與濟南蹇昂,奉以周旋,益著通家之好
兄允南以司膳、司封二郎中,弟允臧以三院御史,皆與叔明首末聯事,我是用飽君之故
乾元改號上元之歲,秋八月,哉生魄,蝟自刑部侍郎以言事忤旨,聖恩全宥,貶貳於蓬州
沿嘉陵而路出新政,適會昱以成都兵曹取急歸覲,遭我乎貴州之朝
留遊締歡,信宿陘峴,感今懷昔,遂援翰而志之
叔明時刺商州,炅又申掾京兆,不同躋陟,有恨如何?帝唐龍集後壬寅仲夏已卯朔十五日甲午,刻於門序之左右
《鮮于氏離堆記》上元元年(760年)八月作。上元元年八月,顏真卿由刑部侍郎出貶蓬州長史,途經新政縣,應成都兵曹鮮于昱之請,爲其父鮮于仲通撰寫《鮮于氏離堆記》。描寫離堆的位置、山勢和離堆石堂的形制及周圍景色,介紹鮮于仲通其人及顏氏與鮮于氏的通家之誼。
爲顏真卿中年五十三歲所作,這個時期的顏真卿大楷作品非常多,但是字大“三寸”而且寫的如此精良的作品,實在罕見。
原石已經碎爲五塊,存大小四十字。
單從用筆來看甚至要比《中興頌》還雄強許多,是絕佳的臨習範本。
暫無
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