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 試望陰山
試望陰山,黯然銷魂,無言徘徊
見靑峰幾簇,去天纔尺;黃沙一片,帀地無埃
碎葉城荒,拂雲堆遠,雕外寒煙慘不開
踟躕久,忽砯崖轉石,萬壑驚雷
窮邊自足秋懷
又何必、平生多恨哉
只凄凉絶塞,峨眉遺冢;梢沉腐草,駿骨空臺
北轉河流,南橫斗柄,略點微霜鬢早衰
君不信,向西風回首,百事堪哀
見靑峰幾簇,去天纔尺;黃沙一片,帀地無埃
碎葉城荒,拂雲堆遠,雕外寒煙慘不開
踟躕久,忽砯崖轉石,萬壑驚雷
窮邊自足秋懷
又何必、平生多恨哉
只凄凉絶塞,峨眉遺冢;梢沉腐草,駿骨空臺
北轉河流,南橫斗柄,略點微霜鬢早衰
君不信,向西風回首,百事堪哀
康熙二十一年(西元一六八二年)八月,納蘭容若隨副都統郎坦、公彭春等人「覘梭龍」,即偵察東北雅克薩一代羅刹勢力的入侵情況,途中思家心切,寫下這首《沁園春》。
上闋描繪塞外風光驚心動魄的場面,爲全詞設下雄偉悲壯的氛圍。下闋抒發思家的情懷,表達人生苦短之情。全篇取用賦法,對陰山一帶的獨特風光作了淋灕盡致的描繪;又藉典鋪除,婉曲層深,表達了「百事堪哀」的凄苦隱衷。全詞蒼凉凄婉,沉鬱幽傷。
沁園春:詞牌名,雙調,一百一十四字。上片十三句,四平韻;下片十二句,五平韻。一韻到底,前半闋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後半闋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要求對仗。
陰山:今河套以北、大漠以南諸山的統稱。《史記·秦始皇本紀》:「自楡中幷河以東,屬之陰山。」 王昌齡《出塞》: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簇:簇擁,聚集。幾簇:叢集的樣子。
匝(zā)地:滿地,遍地。
碎葉城:唐代古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的托克馬克市附近。
拂雲堆:古地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堆上有中受降城,幷建有拂雲祠。
「雕外寒煙慘不開」句:衹見到空中飛翔的雕,與大地、雲煙形成一片愁慘、凄凉的荒漠景觀。雕:雕鷹。慘不開:聚成一片愁慘、凄凉的景象。
「踟躕(chí chú)久,忽砯崖轉石,萬壑驚雷」句:意謂正徘徊不前,忽聽得山崖轟鳴,仿佛是巨石滾動,又像萬丈深壑裏發出的驚雷隆隆。這裏化用李太白《蜀道難》:「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絶壁。飛湍瀑流爭喧虺(huǐ),砯(pīng)崖轉石萬壑雷。」踟躕:徘徊不前。
「只凄凉絶塞,峨眉遺冢;梢沉腐草,駿骨空臺。」句:意謂想到王昭君凄凉出塞,如今人已死去,但遺冢猶存;而那掩埋在荒漠野草中的,是當年燕昭王求賢所築的高臺。絶塞:極遠的邊塞。蛾眉遺冢(zhǒng):謂古代和親女子之墓。這裏是用漢代王昭君出塞之典事,《漢書·匈奴傳下》:「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嬙,字昭君賜單于。」昭君死後葬於南匈奴之地,人稱「靑冢」。駿骨:駿馬之骨。此用燕昭王求賢之典,《戰國策·燕策》謂:燕昭王欲得天下賢者,遂築黃金臺以求之。郭隗勸其誠以待士、虛心延攬,幷用古人以千金買千里馬之故事規諫他。後招來了樂毅、鄒衍、劇辛等。
斗柄:即構成北斗星斗柄的三顆星。
遙望塞外的陰山,不禁讓人無限傷懷,徘徊不語。只見幾座靑峰高聳入雲,仿佛離天衹有幾尺的距離,眼前黃沙遍地,不見一絲塵埃。碎葉城早已荒蕪,拂雲堆也遙遠得看不見,衹看見飛翔雲外的雕鷹和凝聚著寒冷的霧氣。我正在這裏徘徊不前,忽然聽到山崖上巨石撞擊的聲音,就像是萬丈深壑裏發出的隆隆雷聲。
邊塞的荒凉叫人看了愁苦滿懷,更何況我平生的惆悵已經很多了。想到王昭君凄凉出塞,美人已去,但靑冢猶存,而那掩埋在荒漠野草中的,是燕昭王爲迎接天下賢達而築的黃金臺的遺迹、河流依然嚮北流去,北斗斗柄仍是橫斜嚮南,愁苦的人已經未老先衰,兩鬢已生出星星白髮 在秋風中回首往事,愁苦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