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以方錄 · 十九
“夫子說‘性相近’,即孟子說‘性善’,不可專在氣質上說
若說氣質,如剛與柔對,如何相近得?惟性善則同耳
人生初時善,原是同的,但剛的習於善則爲剛善,習於惡則爲剛惡;柔的習於善則爲柔善,習於惡則爲柔惡,便日相遠了
”
若說氣質,如剛與柔對,如何相近得?惟性善則同耳
人生初時善,原是同的,但剛的習於善則爲剛善,習於惡則爲剛惡;柔的習於善則爲柔善,習於惡則爲柔惡,便日相遠了
”
暫無
暫無
“孔子所說的‘性相近’就是孟子所說的‘性善’,性不只是專門指氣質而言的。若從氣質上說,像剛與柔相對,豈能相近,只有性善是相同的。人剛出生時,在性善這一點上都是一樣的,但氣質剛的,修習於善則成爲了剛強的善,修習於惡則成爲了剛強的惡;溫柔的,修習於善則成爲了溫柔的善,修習於惡則成爲了溫柔的惡,差距便日漸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