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省曾錄 · 六十九
先生初歸越時,朋友蹤跡尚寥落,既後,四方來遊者日進
癸未年已後,環先生而居者比屋,如天妃、光相諸剎,每當一室,常合食者數十人,夜無臥處,更相就席,歌聲徹昏旦
南鎮、禹穴、陽明洞諸山遠近寺剎,徙足所到,無非同志遊寓所在
先生每臨講座,前後左右環坐而聽者,常不下數百人,送往迎來,月無虛日;至有在侍更歲,不能遍記其姓名者
每臨前,先生常嘆曰:“君等離別,不出在天地間,苟同此志,吾亦可以忘形似矣
”諸生每聽講出門,爲嘗不跳躍稱快
嘗聞之同門先輩曰:“南都以前,朋友從遊者雖衆,未有如在越之盛者
”此雖講學日久,孚信漸博,要亦先生之學日進,感召之機申變無方,亦自有不同也
癸未年已後,環先生而居者比屋,如天妃、光相諸剎,每當一室,常合食者數十人,夜無臥處,更相就席,歌聲徹昏旦
南鎮、禹穴、陽明洞諸山遠近寺剎,徙足所到,無非同志遊寓所在
先生每臨講座,前後左右環坐而聽者,常不下數百人,送往迎來,月無虛日;至有在侍更歲,不能遍記其姓名者
每臨前,先生常嘆曰:“君等離別,不出在天地間,苟同此志,吾亦可以忘形似矣
”諸生每聽講出門,爲嘗不跳躍稱快
嘗聞之同門先輩曰:“南都以前,朋友從遊者雖衆,未有如在越之盛者
”此雖講學日久,孚信漸博,要亦先生之學日進,感召之機申變無方,亦自有不同也
暫無
暫無
先生剛剛回到紹興時,朋友前來拜見的非常少,後來,各地前來拜訪先生的人日益增多。嘉靖二年以後,環繞先生而住的學生比比皆是,例如天妃、光相等寺廟,每間屋子都是滿堂濟濟,經常幾十個人一起吃飯,晚上沒有睡覺的地方,就輪流去小帳幕中休息,歌聲通宵達旦。南鎮、禹穴、陽明洞等山中的遠近廟堂,大凡徒步能到達的,無不是志同道合的遊學者的住所。先生每次登臺講學,前後左右坐着聽的人,常常不下數百人,每天迎來送往,月月如此;甚至有的在旁邊聽講了一年多,先生都不能完全記住他的姓名。每當分別的時候,先生都嘆息着說:“你們雖然離開了,但是沒有走出天地之間,若能志趣相投,即使我忘了你們的樣子也無關緊要。”衆學生每次聽講後出門,無不歡呼雀躍。我曾經聽同門的前輩說:“南京講學前,向先生求教的朋友雖然很多,但是沒有像紹興這樣興盛的。”這雖然是先生講學的日子久了,得到的信仰日漸廣泛了,但也是先生的學問日益增進,感召學生的時機和方法靈活自如,其效果當然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