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省曾錄 · 六十七
癸未春,鄒謙之來越問學,居數日,先生送別於浮峯
是夕與希淵諸友移舟宿延壽寺
秉燭夜坐,先生慨悵不已
曰:“江濤煙柳,故人倏在百里外矣!”
一友問曰:“先生何念謙之之深也?”
先生曰:“曾子所謂‘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若謙之者,良近之矣
暫無
《論語·泰伯》第五章:“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嘉靖二年(1523)的春季,鄒謙之來到紹興問學,盤桓數日辭去,先生一直送到浮峯。這天晚上,先生與蔡希淵等下船到延壽寺借宿。大家秉燭夜坐,先生無限感慨。 他說道:“江濤煙柳,故人倏在百里外矣。” 有位朋友問:“先生爲什麼對鄒謙之的懷念這麼深切呢?” 先生說:“曾子說‘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這樣的人,和鄒謙之好相像啊!”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