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省曾錄 · 六十
或問“未發、已發”
先生曰:“只緣後儒將未發、已發分說了,只得劈頭說個無未發、已發,使人自思得之
若說有個已發、未發,聽者依舊落在後儒見解
若真見得無未發、已發,說個有未發、已發原不妨,原有個未發、已發在

問曰:“未發未嘗不和,已發未嘗不中
譬如鐘聲未扣,不可謂無,既扣不可謂有,畢竟有個扣與不扣,何如?”
先生曰:“未扣時原是驚天動地,既扣時也只寂天寞地
暫無
暫無
就“未發、已發”問題請教於先生。 先生說:“只因朱熹將‘未發、已發’分開來講了,所以我只有說一個沒有‘未發、已發’,讓世人自己思考而有所得。如果說有一個‘未發、已發’,聽講的人依然回到朱熹的見解了。如果能真正認識到沒有未發已發,即使講有未發已發也不妨事,因爲本來就存在未發已發。” 問先生:“未發並非不和,已發也並非不中。比如鐘聲吧,不敲也不能說就沒有鐘聲,敲了也不能說就是有了鐘聲,但它到底有敲和不敲的分別,這樣說對嗎?” 先生說:“沒敲時原本就是驚天動地的,敲了之後也只是寂靜無聲。”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