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省曾錄 · 八
問:“叔孫武叔毀仲尼,大聖人如何猶不免於毀謗?”
先生曰:“毀謗自外來的,雖聖人如何免得?人只貴於自修,若自己實實落落是個聖賢,縱然人都毀他,也說他不着
卻若浮雲掩日,如何損得日的光明?若自己是個象恭色莊、不堅不介的,縱沒一個人說他,他的惡慝終須一日發露
所以孟子說:‘有求全之毀,有不虞之譽
’譭譽在外的,安能避得?只要自修何如爾
”
先生曰:“毀謗自外來的,雖聖人如何免得?人只貴於自修,若自己實實落落是個聖賢,縱然人都毀他,也說他不着
卻若浮雲掩日,如何損得日的光明?若自己是個象恭色莊、不堅不介的,縱沒一個人說他,他的惡慝終須一日發露
所以孟子說:‘有求全之毀,有不虞之譽
’譭譽在外的,安能避得?只要自修何如爾
”
暫無
《論語·子張》第二十四章:“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爲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象恭,外貌恭敬而內不然。
色莊,表面莊重而內不然。
《孟子·離婁上》第二十一章:“孟子曰:‘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問先生:“‘叔孫武叔毀仲尼’,這麼大的聖人怎麼也免不了別人的誹謗呢?”
先生說:“毀謗是外來的,就算是聖人也在所難免。人只應注重自身修養,如果自己實實在在就是個聖賢,縱然別人全都毀謗他,也不能說倒他,其奈他何?這就如同浮雲遮日,如何能真的損壞太陽的光輝?如若他自己外表謙恭莊重,實則內心搖擺不定,縱然無人說他壞話,他內心的惡早晚有一天會暴露無遺。因此,孟子說:‘有求全之毀,有不虞之譽。’譭譽來自外界,豈能躲避?只要能好好自我修煉,外來的譭譽又能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