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兒媚 · 詠紅姑娘
騷屑西風弄晚寒,翠袖倚闌干
霞綃裹處,櫻脣微綻,靺鞨紅殷
故宮事往憑誰問,無恙是朱顏
玉墀爭採,玉釵爭插,至正年間
霞綃裹處,櫻脣微綻,靺鞨紅殷
故宮事往憑誰問,無恙是朱顏
玉墀爭採,玉釵爭插,至正年間
《眼兒媚·詠紅姑娘》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創作的一首詞。詞的上片着重描寫了“紅姑娘”的外貌,側重刻畫紅姑娘的形色,下片則是詞人追昔撫今,感懷浩嘆,抒發了歷史興亡之感。全詞借詠紅姑娘而抒發了今昔之感,具有諷諫意味。
眼兒媚:詞牌名,又名“秋波媚”“小闌干”“東風寒”等。以阮閱(一作左譽)《眼兒媚·樓上黃昏杏花寒》爲正體,雙調四十八字,上片五句三平韻,下片五句兩平韻。
紅姑娘:酸漿之別稱。多年生草,高二三尺,葉卵形而尖,六七月開白花,其果實成囊狀,色絳紅,酸甜可食。
騷屑:風聲。
霞綃(xiāo):謂美豔輕柔的絲織物,此處形容紅姑娘的花冠。
靺鞨(mòlè):形容紅姑娘殷紅的顏色,好像是紅色的寶石(紅瑪瑙)一樣。
玉墀(chí):女子的頭飾,玉製之釵,由三股合成,燕形。
至正:元順帝年號(1341—1370)。
秋風瑟瑟,給夜晚帶來些微寒意,紅始娘花的綠葉被風吹得斜倚着欄杆,好似少女般溫婉可愛紅姑娘的花冠好像絲織品一樣,花朵微微綻放了些,殷紅的顏色好像瑪瑙一樣好看。
當年宮殿裏的往事還能向誰詢問呢,只有這紅姑娘花還依稀尚存。記得當年元代至正年間,宮殿前的紅姑娘花爭相鬥豔,宮女們爭相採摘插戴,而如今,花還在,採花人已經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