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子
白衣裳憑朱闌立,涼月趖西
點鬢霜微,歲晏知君歸不歸?
殘更目斷傳書雁,尺素還稀
一味相思,準擬相看似舊時
點鬢霜微,歲晏知君歸不歸?
殘更目斷傳書雁,尺素還稀
一味相思,準擬相看似舊時
《採桑子·白衣裳憑朱闌立》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詞。詞的上片使用典故表達了詞人對所念之人的思念之情,下片藉以大雁這一意象來抒發苦等書信的一味相思。此篇形象勾勒,景物描寫,心理刻畫,處處表現其“一味相思”的情結。全詞平淡語淺而流美深婉。
採桑子:詞牌名,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另有添字格,兩結句各添二字,兩平韻,一疊韻。
朱闌:即朱欄,硃紅色的圍欄。宋王安石《金山寺》詩:“攝身凌蒼霞,同憑朱欄語。”
涼月:秋月。趖(suō)西:向西落去。趖:走,移動。
歲晏:一年將盡的時候。唐白居易《觀刈麥》詩:“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準擬:料想、希望。
身着白色華裳靠在硃紅色的圍欄,秋月慢慢向西落去。點染兩鬢,已經發白,一年將盡,不知道君還能不能歸來呢?
天已經很晚,還在苦苦等待傳信的大雁,細小的手絹還是那麼稀少。一味的想思,希望可以和原來一樣彼此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