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瀆神
涼月轉雕闌,蕭蕭木葉聲乾
銀燈飄落瑣窗閒,枕屏幾疊秋山
朔風吹透青縑被,藥爐火暖初沸
清漏沉沉無寐,爲伊判得憔悴
銀燈飄落瑣窗閒,枕屏幾疊秋山
朔風吹透青縑被,藥爐火暖初沸
清漏沉沉無寐,爲伊判得憔悴
《河瀆神·涼月轉雕闌》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創作的一首詞。上片從月、窗、樹葉、聲音等不同角度寫肅煞淒涼之景,下片由景到情,表達詞人對故人深切的懷念。全詞充分表達了內心的悽苦和現實的不公,慷慨悲愴,有很強的感染力。
河瀆神:河瀆神:唐教坊曲名,雙調四十九字,上片四句四平韻,下片四句四仄韻。
“涼月”一句:涼月:秋月。雕闌:即雕欄,華美的欄杆。蕭蕭:草木搖落之聲。聲乾(gān):聲音清脆響亮。
“璨(suǒ)窗”一句:璨(suǒ)窗:堞,古同“瑣”。瑣窗,鏤刻有連瑣圖案的窗櫺。瑣窗、朱戶,在古詩詞中大部寫的是閨閣嬌眠之處。
青縑(jiān):青色的細絹。藥爐:煮藥用的爐子。
清漏:清晰的滴漏聲。判得:拼得。
幽涼的月亮轉過精緻的欄杆,落葉飄落傳來乾澀嘶啞的聲音。燈花飄飛,花窗緊閉,枕前屏風上畫着秋山的輪廓。
北方吹徹,被衾單薄,藥爐剛剛燒沸,耳畔傳來低沉的更漏聲,我無法入睡。相思最苦,讓我如此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