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贈太傅

朕式觀古初,灼見天意
將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異人
使其名高一時,學貫千載
智足以達其道,辯足以行其言
瑰瑋之文,足以藻飾萬物;卓絕之行,足以風動四方
用能於期歲之閑,靡然變天下之俗
具官王安石,少學孔、孟,晚師瞿、聃
罔羅六藝之遺文,斷以己意;糠秕比百家之陳跡,作新斯人
屬熙寧之有爲,冠群賢而首用
信任之篤,古今所無
方需功業之成,遽起山林之興
浮雲何有,脫屣如遺
屢爭席於漁樵,不亂群於麋鹿
進退之美,雍容可觀
朕方臨御之初,哀疚罔極
乃眷三朝之老,邈在大江之南
究觀規模,想見風采
豈謂告終之問,在予諒暗之中
胡不百年,爲之一涕
於戲
死生用舍之際,孰能違天;贈賻哀榮之文,豈不在我
寵以師臣之位,蔚爲儒者之光
庶幾有知,服我休命

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舊歷四月,王安石去世。當時司馬光主張對王安石「尙宜優加厚禮」,因此追贈太傅稱號。此時蘇軾任中書舍人,負責起草了這則誥命 。 蘇軾在寫此文時,是在經受新黨壓制多年後靑雲直上的時候,正値舊黨當政,是作爲舊黨中的一員大吏而起草這份文件的,但他沒有以舊黨的口吻全盤否定王安石,而是公正地評價了王安石,對他的事業、學術、文章表現了高度的理解與推崇,反映了蘇軾秉心至公和闊大的胸襟。
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詔書。 朕:秦始皇以後專用爲皇帝的自稱。 式觀:即考察之意。式,敬語助詞。 古初:太古,歷史剛開始的時候。 灼見天命:非常透徹地見到天命。灼,顯明。 希:同「稀」,稀有少見。 瑰瑋:卓異。瑰,珍奇;瑋,珍奇、貴重。 藻飾:修飾。藻,文采。 風動:推動、影響。 用:因此。 期(jī)歲:一年。 靡然:隨風倒下的樣子。 具官:唐宋以來的公文文稿,常把應寫明白的官爵品級簡寫爲「具官」。 瞿(dān):瞿曇,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姓。 聃(dān):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創始人。 瞿聃:代指佛教和道教。 罔羅:搜尋招致。罔,同「網」。 六藝:即「六經」,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儒家經典。 斷以己意:以己意斷(理解)之。 糠秕:米糠和癟穀,此爲意動用法,「視爲糠秕」。 「糠秕比百家之陳迹,作新斯人」句:把各家解經的舊説視爲糠秕,作出新的解釋教化百姓。王安石當政時,曾設「經義局」重新注釋《詩》、《書》、《周禮》,頒行天下,稱爲「新學」。 「屬熙寧之有爲,冠群賢而首用」句:宋神宗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副宰相),主持變法。 屬,恰逢;熙寧,宋神宗趙頊的年號;冠,居首位。 篤:深、甚。 「方需功業之成,遽(jù)起山林之興」句:正需要王安石完成變法治國的功業,他卻突然産生了歸隱山林的興致。指熙寧七年至九年兩次罷相,退居江寧(今南京)。遽,突然。 「浮雲何有,脫屣如遺。」句:指王安石把富貴看成浮雲一樣與己無關,把辭去相位看成像脫掉鞋子一樣容易。《論語·述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淮南子·主術》:「堯舉天下而傳之舜,猶卻行而脫 屣也。」 屣,鞋。 「屢爭席於漁樵,不亂群於麋鹿」句:是寫王安石歸隱山林後的生活,已同漁父柴夫打成一片,安然與麋鹿相處。 進:在朝作官。 退:隱退山林。 雍容:舉止大方、從容不迫的樣子。 哀疚:因喪事而悲痛。古時居喪稱「在疚」。 罔極:無限。 「朕方臨御之初,哀疚罔極」句: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趙頊死,哲宗趙煦繼位,居喪期間無限悲痛。 三朝之老:指王安石歷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 邈在大江之南:王安石罷相後退居金陵(今江蘇南京)。邈,遠。 究觀:認眞觀察。 規摹:指王安石的變法治國方略。 告終之問:指王安石去世的消息。問,通「聞」。 諒暗:指天子居喪。 胡:何。 於戲:同「嗚呼」,悲嘆之詞。 用舍:進與退,即作官與隱退。 贈賻(fù):對死者贈送禮物或稱號。 哀榮之文:對死者褒奬的文字。哀榮,《論語·子張》記子貢評價孔子:「其生也榮,其死也哀。」 豈不在我:難道不正是我的責任?豈,難道。 寵:使榮耀。 師臣之位:太傅官位。 蔚:使盛大、薈萃。 庶幾:表期望。 服我休命:接受我給你的光榮的詔命。服,接受;休命,美善的命令。
大宋皇帝敕令:我觀察古初,閃亮如見到上天的旨意。將發生十分重要的事情,必定會有世上罕見的奇才之士出生。使得他一時名震四海,學問貫通千年:智慧足以通過天道,思辨足以使他的言論成爲行動;卓越的文采,足以用多彩的筆法描飾世間萬物;卓絶的行爲,足以使四方受其影響。運用他的能力在一年之間,很快能够使天下風俗爲之一變。 當代的高官王安石,年少時學習孔孟的學説,晚年師從於佛教(瞿曇·釋迦牟尼)、老子(老聃),彙集古代《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的遺文,闡釋自己的意思;批判百家的各種落後的觀點,用新的思想教化人民。屬於熙寧年間大有作爲的賢臣,名冠群臣的首要人物。他所受到皇帝篤信的程度,古今所沒有。本來還需要看到他所創建的功業大成之時,突然産生了隱居山林的興趣。把富貴視爲浮雲,放棄高官如同脫去鞋子一樣。經常躋身在漁夫和樵夫當中,安然地與麋鹿爲友。出仕爲官和退隱山林的美德,令人感到雍容大度。 我剛剛登基之初,爲先帝(神宗皇帝)居喪十分悲痛。十分眷戀王安石這位三朝元老,他遠在長江之南的江寧。詳細硏究他治理國家的方略,很希望親眼見到他的風采。哪裏想到在我爲先帝居喪期間聽到了他亡故的消息。爲什麽不能够長壽百年,這讓我不由地爲他痛哭一場。哎呀!人的死與生上天早已安排,誰能够違背天意?對他贈送財物和謚號的敕文,難道不正是我的責任!追封爲太傅列於師傅大臣的名位,使之成爲儒者的一種榮耀。如果你九泉之下有知,就接受我給你的這光榮的誥命吧!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