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卜居不遂薄遊汧隴因題
海鷰西飛白日斜,天門遙望五侯家
樓臺深鎖無人到,落盡春風第一花
《客有卜居不遂薄遊汧隴因題》是唐代詩人許渾創作的一首七言絶句。 安史之亂後,朝政混亂,宦官擅權,社會動蕩,貧富懸殊。白日西斜,确是鷰當歸巢時,而此時它們凌空翻飛在詩人看來本是尋常一景,而滿懷激憤的詩人藉題發揮,以虛設的鷰無歸處爲由,深爲「卜居不遂」而悵然離開長安的「客」——某寒士,鳴不平。 此詩描寫了貧富不均的社會現象,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激憤,抨擊了社會的不公和權貴的奢靡風氣。前二句寫「客」在長安難尋栖身之地,衹得頂落日而西行去縣城借宿;回首遙望五侯宅第而感慨萬端。後二句寫王侯權貴宅第許多樓閣緊鎖無人居住,名貴花卉萎靡凋零,與前二句形成鮮明對比。全詩色調暗淡,情調低沉,是客的黯然心情的反映,也是唐王室衰敗沒落的預兆。
卜居不遂(suì):找不到栖身之處。 薄遊:漫遊、隨意遊覽、聊且出遊。唐·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詩:「細草緑汀洲,王孫耐薄遊。」 汧隴(qiān lǒng):地名,指汧水隴山地帶,今陝西隴縣一帶。晉·潘岳《西征賦》:「邪界褒斜 ,右濱汧隴。」 海鷰西飛:喩客西去隴地。 斜:韻腳念xiá。 天門:宮殿之門、指皇宮。唐·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詩:「天門日射黃金牓,春殿晴曛赤羽旗。」 五侯:指同時封侯的五人。東漢桓帝時,同日封宦者單超 新豐侯、徐璜武原侯、左悺上蔡侯、具瑗東武陽侯、唐衡汝陽侯。《後漢書·宦者傳·單超》:「五人同日封,故世謂之『五侯』。」此處泛指朱門顯貴人家。 第一花:指名貴的花。
客人像一隻孤鷰在夕陽西下之時嚮西飛走,站在禁城宮外遠遠注視著顯貴人家的住宅。 高樓深院全都鎖著沒人來此居住,早開的花朵調落凈盡辜負了大好春風。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