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蒲永升畫後
古今畫水,多作平遠細皺,其善者不過能爲波頭起伏,使人至以手捫之,謂有漥隆,以爲至妙矣
然其品格,特與印板水紙爭工拙於毫釐間耳
唐廣明中,處士孫位始出新意,畫奔湍巨浪,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盡水之變,號稱神逸
其後蜀人黃筌、孫知微皆得其筆法
始知微欲於大慈寺壽寧院壁作湖灘水石四堵,營度經歲,終不肯下筆
一日,蒼黃入寺,索筆墨甚急,奮袂如風,須臾而成,作輸瀉跳蹙之勢,洶洶欲崩屋也
知微既死,筆法中絕五十餘年
近歲成都人蒲永升,嗜酒放浪,性與畫會,始作活水,得二孫本意,自黃居窠兄弟、李懷袞之流,皆不及也
王公富人或以勢力使之,永升輒嘻笑捨去
遇其欲畫,不擇貴賤,頃刻而成
嘗與予臨壽寧院水,作二十四幅,每夏日掛之高堂素壁,即陰風襲人,毛髮爲立
永升今老矣,畫亦難得,而世之識真者亦少
如往日董羽、近日常州戚氏畫水,世或傳寶之
如董、戚之流,可謂死水,未可與永升同年而語也
元豐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夜,黃州臨皋亭西齋戲書
《書蒲永升畫後》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所寫,在這篇隨意揮灑的“戲書”中,作者通過“死水”與“活水”的對比,形象地說明了“形似”與“神似”的結合,對繪畫創作實踐的重要指導意義。這是一篇生動深刻的畫論。
蒲永升:成都人,晚唐時著名畫家,善畫水。 皺:曲折的紋路。 神逸:神韻十足。 孫知微:字太古,宋代畫家。 營度:謀求,計算,這裏指構思、佈置。 蒼黃:匆促,慌張。 袂:衣袖。奮袂:揮臂,這裏是揮筆的意思。 黃居窠:筌季子,字伯鸞,仕蜀孟昶爲翰林待詔,歸宋授光祿寺丞。善畫。 及:趕得上。 善:擅於。 爲:畫。 至:十分。 盡:窮盡。 使:命令,讓。 臨:臨摹。 傳:傳承。
古今畫家畫水多半都是用細小的紋路把水畫成平靜廣遠的樣子,那些畫得好的也不過是能畫出波浪起伏的樣子,以至使人用手摸畫時,有高低不平的感覺,便認爲是畫得最好的了。但這種畫的品格,只不過在技法的工拙上和印板紙爭個優劣罷了。 唐代廣明年間,隱士孫位纔在山水方面畫出了新的意境。他畫奔騰的流水、巨大的波浪和山石的曲折,隨着山石形態的變化賦予水不同的形狀,把水的種種變化都畫盡了,被人稱爲“神逸”。後來的四川人黃筌、孫知微都學會了他的筆法。起初,知微打算在大慈寺壽寧院牆上畫四堵湖灘水石的壁畫,規劃、構思了一年,始終不肯下筆。有一天,他慌慌張張地跑進寺內,急急忙忙地索取筆墨,揮筆時衣袖擺動,如同風吹,一會兒就畫成了。畫面上的水有一股奔騰傾瀉、急促跳躍的勢頭,波濤洶涌,就像房屋要倒塌下來似的。知微死後,這種筆法中斷了五十多年。 近年成都人蒲永升,喜歡飲酒,爲人放縱不拘,性情與畫融合一道。他出來才學前人畫活水,掌握了二孫作畫的原意。即使是黃居窠兄弟、李懷袞一類人都趕不上他。王公富人有時憑着勢力要他作畫。蒲永升就嘻嘻哈哈取笑他們一番,扔下筆揚長而去;碰上他想作畫時,便不選擇要畫人地位的貴賤,頃刻間就畫好了。他曾給我臨摹壽寧院壁畫中的水,畫了二十四幅,每當夏天把它們掛在高堂裏潔白的牆壁上,就感到冷風襲人,使人毛髮豎立。永升如今老了,他的畫很難得到,而世上能鑑別出真畫的人也少。像從前董羽、近時常州人戚氏畫的水,世上的人你傳給我,我傳給你,當作寶貝。董、戚一類人畫的水,可以說是死水,不能和永升畫的水相提並論。 元豐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夜,戲寫於黃州臨皋亭西齋。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