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離子 · 論史
郁離子曰:「嗚呼,吾今而後知以訐爲直者之爲天下後世害不少也
夫天之生人,不恆得堯、舜、禹、湯、文王以爲之君,然後及其次焉,豈得已哉?如漢之高祖,唐之太宗,所謂間世之英,不易得也,皆傳數百年,夭下之生賴之以安,民物蕃昌,蠻夷向風,文物典章可觀,其功不細
乃必搜其失,而斥之以自誇大,使後世之人舉以爲詞曰:『若是者亦足以受天命,一九有則不師其長,而效其短,是豈非以訐爲直者之流害哉?」或曰:「史直筆也,有其事則直書之,天下之公也,夫奚訐?」郁離子曰:「是儒生之常言,而非孔子之訓也
孔子作春秋,爲賢者諱,故齊桓、晉文皆錄其功,非私之也,以其功足以使人慕
錄其功而不揚其罪,慮人之疑之,立教之道也
故詩、書皆孔子所刪,其於商、周之盛王,存其頌美而已矣
暫無
訐:攻擊別人的短處或揭發別人的陰私。 直:公正、公直。 蕃昌:繁榮昌盛。 蠻夷:邊遠的民族。 向風:聞風仰慕。 一九有:統一九州。九有,九州。 直筆:謂據事如實記載。
郁離子説:“唉,我從今以後知道把斥責別人的過失當做正直的做法,給天下後世的危害可不少啊。上天生育人,不能總是得到像堯、舜、禹、湯、文王那樣的人來做人君,而後來的主比他們差一等了。難道就再得不到了嗎?如漢代的高祖,唐代的太宗,這些所説的隔世的英明君主,不易得到啊,這些王朝都相傳了數百年,天下的生靈依賴他們而安定,社會繁榮昌盛,邊遠的民族聞風仰慕,文物典章大有可觀,他們的功績不小。但有人卻一定要搜尋他們的過失,而且斥責他們幷把他們的過失夸大,使後世的人列舉出來做證詞説:‘像這樣的人也能够接受天命,統一天下嗎?’於是人們就不學他們的長處,卻衹效法他們的短處,這不正是把攻擊別人的短處當做正直的人所散布的流毒影響嗎?”或許有人要説説:“歷史應據事如實記載,有哪些事就應據實寫出哪些事,這是出自天下的公心啊,那怎麽能斥責別人的過失呢?”郁離子説:“這是書生常説的話,而不是孔子的訓教。孔子作《春秋》替聖賢諱飾,所以對齊桓公、晉文公全是記錄他們的功德,這幷非是孔子對他們有私心,而是因爲他們的功德足以使人敬慕。衹記錄他們的功德而不宣揚他們的罪過,是怕人懷疑他們的功德,這是立教的宗旨。所以《詩》、《書》都被孔子所删改,其中對商、周的盛世君王,衹不過是保存了頌揚贊美的言辭罷了。”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