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离子 · 论史
郁离子曰:「呜呼,吾今而后知以讦为直者之为天下后世害不少也
夫天之生人,不恒得尧、舜、禹、汤、文王以为之君,然后及其次焉,岂得已哉?如汉之高祖,唐之太宗,所谓间世之英,不易得也,皆传数百年,夭下之生赖之以安,民物蕃昌,蛮夷向风,文物典章可观,其功不细
乃必搜其失,而斥之以自夸大,使后世之人举以为词曰:『若是者亦足以受天命,一九有则不师其长,而效其短,是岂非以讦为直者之流害哉?」或曰:「史直笔也,有其事则直书之,天下之公也,夫奚讦?」郁离子曰:「是儒生之常言,而非孔子之训也
孔子作春秋,为贤者讳,故齐桓、晋文皆录其功,非私之也,以其功足以使人慕
录其功而不扬其罪,虑人之疑之,立教之道也
故诗、书皆孔子所删,其于商、周之盛王,存其颂美而已矣
」
夫天之生人,不恒得尧、舜、禹、汤、文王以为之君,然后及其次焉,岂得已哉?如汉之高祖,唐之太宗,所谓间世之英,不易得也,皆传数百年,夭下之生赖之以安,民物蕃昌,蛮夷向风,文物典章可观,其功不细
乃必搜其失,而斥之以自夸大,使后世之人举以为词曰:『若是者亦足以受天命,一九有则不师其长,而效其短,是岂非以讦为直者之流害哉?」或曰:「史直笔也,有其事则直书之,天下之公也,夫奚讦?」郁离子曰:「是儒生之常言,而非孔子之训也
孔子作春秋,为贤者讳,故齐桓、晋文皆录其功,非私之也,以其功足以使人慕
录其功而不扬其罪,虑人之疑之,立教之道也
故诗、书皆孔子所删,其于商、周之盛王,存其颂美而已矣
」
暂无
讦:攻击别人的短处或揭发别人的阴私。
直:公正、公直。
蕃昌:繁荣昌盛。
蛮夷:边远的民族。
向风:闻风仰慕。
一九有:统一九州。九有,九州。
直笔:谓据事如实记载。
郁离子说:“唉,我从今以后知道把斥责别人的过失当做正直的做法,给天下后世的危害可不少啊。上天生育人,不能总是得到像尧、舜、禹、汤、文王那样的人来做人君,而后来的主比他们差一等了。难道就再得不到了吗?如汉代的高祖,唐代的太宗,这些所说的隔世的英明君主,不易得到啊,这些王朝都相传了数百年,天下的生灵依赖他们而安定,社会繁荣昌盛,边远的民族闻风仰慕,文物典章大有可观,他们的功绩不小。但有人却一定要搜寻他们的过失,而且斥责他们并把他们的过失夸大,使后世的人列举出来做证词说:‘像这样的人也能够接受天命,统一天下吗?’于是人们就不学他们的长处,却只效法他们的短处,这不正是把攻击别人的短处当做正直的人所散布的流毒影响吗?”或许有人要说说:“历史应据事如实记载,有哪些事就应据实写出哪些事,这是出自天下的公心啊,那怎么能斥责别人的过失呢?”郁离子说:“这是书生常说的话,而不是孔子的训教。孔子作《春秋》替圣贤讳饰,所以对齐桓公、晋文公全是记录他们的功德,这并非是孔子对他们有私心,而是因为他们的功德足以使人敬慕。只记录他们的功德而不宣扬他们的罪过,是怕人怀疑他们的功德,这是立教的宗旨。所以《诗》、《书》都被孔子所删改,其中对商、周的盛世君王,只不过是保存了颂扬赞美的言辞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