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離子 · 麋虎
虎逐麋,麇奔而闞於崖,躍焉,虎亦躍而從之,俱墜而死
郁離子曰:「麋之躍於崖也,不得已也
前有崖而後有虎,進退死也
故退而得虎,則有死而無生之冀;進而躍焉,雖必墜,萬一有無望之生,亦愈於坐而食於虎者也
若虎則進與退皆在我,無不得已也,而隨以俱墜,何哉?麋雖死而與虎俱亡,使不躍於崖,則不能致虎之俱亡也
雖虎之冥,亦麋之計得哉
嗚呼,若虎可以爲貪而暴者之永鑒矣!」
郁離子曰:「麋之躍於崖也,不得已也
前有崖而後有虎,進退死也
故退而得虎,則有死而無生之冀;進而躍焉,雖必墜,萬一有無望之生,亦愈於坐而食於虎者也
若虎則進與退皆在我,無不得已也,而隨以俱墜,何哉?麋雖死而與虎俱亡,使不躍於崖,則不能致虎之俱亡也
雖虎之冥,亦麋之計得哉
嗚呼,若虎可以爲貪而暴者之永鑒矣!」
暫無
麋(mi):動物名,即麋鹿。
闞(kan):通“瞰”,俯視。
冀(ji):希望。
愈(yu):賢也、勝也。
冥(ming):愚昧。
鑑:借鑑。
一隻老虎追赶一隻麋鹿,麋鹿逃到懸崖上嚮下俯視,倉皇之際便縱身跳了下去,老虎赶到也隨它跳了下去,結果它們一起墜落而死。郁離子説:“麋鹿從懸崖跳下去,是不得已。因爲前有懸崖而後有老虎追赶,嚮前是死,後退也是死。所以,後退就會被老虎抓到,衹有死而沒有活的希望;嚮前跳去,雖然必定墜落,但還有絶處逢生的希望,也勝過坐等老虎喫掉好。像那老虎,進退全由自己決定,不是出於不得已,但卻隨麋鹿一塊墜落,爲什麽呢?麋鹿雖然死了,但是同老虎一塊死去的,假使不從懸崖跳下去,就不能與老虎一塊喪亡。雖然説老虎愚昧,但也是因爲麋鹿的計謀得逞。唉,那隻老虎可以作爲貪婪而殘暴的人的永久借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