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離子 · 救虎
蒼筤之山,溪水合流入於江,有道士築於其上以事佛,甚謹
一夕,山水大出,漂室廬塞溪而下,人騎木乘屋號呼求救者,聲相連也
道士具大舟,躬蓑笠,立水滸,督善水者繩以俟
人至即投木索引之,所存活甚眾
平旦,有獸身沒波濤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
道士曰:「是亦有生,必速救之
」舟者應言往,以木接上之,乃虎也
始則曚曚然,坐而舐其毛,比及岸,則瞠目視道士,躍而攫之仆地
舟人奔救,道士得不死而重傷焉
郁離子曰:「哀哉!是亦道士之過也
知其非人而救之,非道士之過乎?雖然,孔子曰:『觀過斯知仁矣
』道士有焉
暫無
蒼筤(láng):虛構的山名。意謂靑色的山。 道士:這裏指事佛的僧人。宗密《盂蘭盆經疏》下:“佛教初傳北方,呼僧爲道士。” 水滸:水邊。 蒙蒙然:昏昏沉沉的樣子。 攫(jué):抓取。 郁離子:作者自稱。 “觀過斯知仁矣。”句:語見《論語·里仁》。
在蒼筤山山腳,溪水匯合在一起流入大江。有求道的人居住在上面侍奉佛陀,非常虔誠。 一天晚上,山上發洪水,冲跑房屋塞滿溪流而嚮下泛濫,人們騎著木頭、跑到屋頂上、哭喊著求救之聲連成一片。求道者備下大船,穿上蓑衣站在水邊,指揮著水性好的人拏著繩索等待著。有人飄過來就投出拴著繩子的木頭拉上落水者,所救活的人非常多。黎明時,有動物身在波濤中衹露出頭來,左右張望像是在求救的樣子。求道者説:“這也是個生靈,必須馬上救它!”船上的人照辦了,用木頭把它接上來,原來是隻老虎。一開始迷迷糊糊的,坐在那裏舔毛。等到了岸上,就瞪著眼睛看著求道者,躍上去把他撲倒在地。船上的人跑來救援,求道者得以活命,可是已經被老虎弄得重傷。 郁離子説:“可悲啊!這是求道者的過失啊。知道他不是人還去救它,難道不是求道者的過錯麽?但是,孔子説:‘看一個人的過錯,就可以知道他是不是仁者啊!’這個求道者不就是這樣麽。”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