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離子 · 九尾狐
青邱之山,九尾之狐居焉
將作妖,求髑髏而戴之,以拜北斗,而徼福於上帝
遂往造共之臺,以臨九邱
九邱十藪之狐畢集,登羽山而人舞焉
有老狽見而謂之曰:「若之所戴者死人之髑髏也
人死肉腐而爲泥,枯骨存焉,是爲髑髏
髑髏之無知,與瓦礫無異,而其腥穢,瓦礫之所不有,不可戴也
吾聞鬼神好馨香而悅明德,腥臊穢惡不可聞也,而況敢以瀆上帝
帝怒不可犯也,弗悔,若必受烈禍
」行未至閼伯之墟,獵人邀而伐之,攢弩以射其戴髑髏者
九尾之狐死,聚群狐而焚之,沮三百仞,三年而臰乃熄
暫無
九尾狐:傳説中的異獸。據《山海經•南山經》載:“靑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郭璞《山海經圖贊下•海外東經》曰:“靑丘奇獸,九尾之狐。” 髑髏:死人的頭骨。 徼:求。 藪:湖澤之通稱。 閼伯:人名,爲帝嚳之子契,堯時封於商丘,爲“火正”官。據《左傳•襄公九年》載:“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後因以名火星。 沮:終止。 臰:同“臭”。
靑丘山上,有一隻九尾狐居住於此,它要興妖作怪,找到死人的頭骨就把它戴在頭上,嚮北斗拜,幷嚮天帝求福。於是去拜共工臺,而嚮下觀察九丘。九丘十湖的狐狸全聚集來,幷登上羽山而學人跳舞。有一隻老狽見了就對九尾狐説:“你所戴的是死人的頭骨。人死肉爛而變成泥,枯骨而還存在著,這就是死人的頭骨。人的頭骨沒有知覺,和瓦礫沒有什麽兩樣,但它的腥臭污穢,是瓦礫所沒有的,不能戴啊。我聽説鬼神愛好馨香幷喜歡明德,腥臊污穢的氣味臭不可聞,而你怎麽敢用這箇褻瀆天帝。天帝威怒不可冒犯,你若不改悔,必遭大禍。”它們還沒有走到閼伯的廢墟處,獵人就邀集在一起捕殺它們,拉開弓就射那隻戴死人頭骨的九尾狐。九尾狐死後,人們把成群的狐狸聚集起來焚燒,其膏油滲透到三百仞深處,三年後臭味纔消失。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