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黄子思诗集后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
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至于诗亦然
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
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
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古简,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
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
其诗论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
”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
闽人黄子思,庆历皇佑间号能文者
予尝闻前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反复数四,乃识其所谓
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
予既与其子几道、其孙师是游,得窥其家集
而子思笃行高志,为吏有异才,见于墓志详矣,予不复论,独评其诗如此
《书黄子思诗集后》是苏轼为《黄子思诗集》写的一篇序跋文。文章以书法为喻,评论诗歌,指出于平淡朴素之中寓深远意境方为好诗。对苏、李的“天成”、曹、刘的“自得”、陶、谢的“超然”、李、杜的才气,以及柳宗元、韦应物“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都给予高度评价。尤其对自然天成、“美在咸酸之外”的诗,似乎更加推崇。
钟:指钟繇(151~230)。 颜:指颜真卿(709~785)。 微:衰微。这里指不大流行了。 苏、李:苏武、李陵。 曹:指三国魏诗人曹植(字子建)。 陶:陶渊明。 英玮:杰出、珍奇。 绝世:冠绝当世。 绝尘:超绝尘俗。尘,尘世。 远韵:气韵高远。 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公元1041~1048年。
我曾经评论书法,认为钟繇、王羲之的字迹,潇洒超逸,妙处在笔画之外。到了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才集古今笔法并全部表现出来,极尽书法的变化,天下一致推崇,认为是宗师。于是钟繇、王羲之的笔法更加衰落。 至于诗也是这样。苏武、李陵的浑然天成,曹植、刘桢的自抒胸臆,陶渊明、谢灵运的自然超脱,大概都是到顶了。可是李白、杜甫以才智过人、珍奇超凡世所罕有的姿态,高踞百代之上,古今诗人全显得凋零;可是魏晋以来超越世俗的清高风格,也少见并衰落了。李白、杜甫之后,诗人们继续写诗,虽然其中间或有意旨深远的诗篇,但是才能未能表达出意旨。只有韦应物、柳宗元,于质朴中表现出纤细浓郁,于淡泊中寓含不尽的韵味,不是别人能够做到的。唐末司空图生活在兵荒马乱之际,而诗文高雅,还表现出传承了治世的风习,他论诗说:“梅子只是酸,盐仅仅是咸,饮食却不能没有盐和梅,他们的美常常存在于咸和酸之外。”他自己列出在文字之外含有意旨的诗二十四联,恨当时不认识它们的妙处,我把他的话反复读了三遍而为之感到悲伤。 福建人黄子思,是庆历、皇佑年间号称擅长写文章的人。我曾经听说前辈诵读他的诗,每次到佳句妙语,反复好几遍,才明白他所说的是什么。司空图的话是可信的啊,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了。我与他的儿子几道、孙子师交游,能够看到他家的诗文集。至于子思品行忠实志向远大,做官有非凡的才干,都详细地写在墓志上了,我不再论述,只是如此评论他的诗。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