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王撫軍座送客
秋日淒且厲,百卉具已腓
爰以履霜節,登高餞將歸
寒氣冒山澤,遊雲倏無依
洲渚四緬邈,風水互乖違
瞻夕欣良宴,離言聿雲悲
晨鳥暮來還,懸車斂餘輝
逝止判殊路,旋駕悵遲遲
目送回舟遠,情隨萬化遺
《於王撫軍座送客》是東晉詩人陶淵明所作的一首詩。該詩沒有表現出世俗的兒女歧路之情,而是以寫景層層點染離別的悲愁,隱以一“情”字貫串始終。全詩情景交融,感情真摯。
王撫軍:王弘,義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以撫軍將軍監江州、豫州之西陽、新蔡二郡諸軍事,任江州刺史。 客:指庾登之和謝瞻。 庾登之:原任西陽太守,此次徵爲太子庶子、尚書左丞。 謝瞻:原任相國從事中郎,此次赴任豫章大守,途經得陽。 悽且厲:淒涼而且肅殺。 百卉(huì):百草。 腓(féi):草木枯萎。 爰(yuán):於是。 履(lǚ)霜節:指九月。 餞(jiàn):設酒食送行。 歸:將要離去之人,指庾登之、謝瞻。 冒:覆蓋。 倏(shū):忽然、疾速。 洲渚(zhǔ):水中陸地。 緬(miǎn)邈(miǎo):遙遠的樣子。 風水互乖違:風向與水流方向相反。乖違,違背、分離。 瞻(zhān)夕:傍晚。 欣良宴:宴會中的氣氛令人高興。 離言:離別之辭。 聿(yù):語助詞。 懸車:黃昏之前。 斂餘暉:夕陽漸收餘光。 逝止:謂行者與留者留。 判:判然、分別。 旋駕:回車。 遲遲:緩慢的樣子。 回舟:歸去之舟。 萬化:宇宙自然之變化。 遺(yí):遺落、消失。
秋天的景象悽清而且蕭肅,百草都已經枯萎衰頹。 於是在霜露降落的九月,登高餞別送友人去外地上任。 肅肅的寒氣籠罩着山澗,遊雲飄忽不定無所依傍。 遙望水中洲渚似乎是很縹緲的景象,風向與水流的方向相違背。 眺望暮景又很欣喜逢見這樣的盛筵,離別的話語使人感到傷悲。 早晨飛去的烏兒傍晚已經飛回來了,太陽漸漸收斂起餘下的光輝。 過去的人和留下的人道路完全不同,調轉我的車馬,無限惆悵地緩緩走在回去的路上。 眼看歸去的小船越行越遠,心情隨着萬物的變化而變化,緊緊相隨。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1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