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山海經(其一)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衆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衆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讀山海經》是陶淵明隱居時所寫十三首組詩的第一首。詩的前六句嚮人們描述:初夏之際,草木茂盛,鳥託身叢林而自有其樂,詩人寓居在綠樹環繞的草廬,也自尋其趣,耕作之餘悠閑地讀起書來。情調顯得是那樣的安雅清閑,自然平和,體現出世間萬物、包括詩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
接下來描寫讀書處所的環境。詩人居住在幽深僻遠的村巷,與外界不相往來,即使是前來探訪的老朋友,也衹好駕車掉轉而去。他獨自高興地酌酒而飲,采摘園中的蔬菜而食。沒有了人世間的喧鬧和干擾,是多麽的自在與自得啊!初夏的陣陣和風伴著一場小雨從東而至,更使詩人享受到自然的清新與愜意。
詩的最後四句槪述讀書活動,抒發讀書所感。詩人在如此清幽絶俗的草廬之中,一邊泛讀「周王傳」,一邊流覽《山海經圖》。「周王傳」即《穆天子傳》,記敍周穆王駕八駿遊四海的神話故事;《山海經圖》是依據《山海經》中的傳説繪製的圖。從這裏的「泛覽」、「流觀」的讀書方式可以看出,陶淵明幷不是爲了讀書而讀書,而衹是把讀書作爲隱居的一種樂趣,一種精神寄託。所以詩人最後説,在低首擡頭讀書的頃刻之間,就能憑藉著兩本書縱覽宇宙的種種奧妙,這難道還不快樂嗎?難道還有比這更快樂的嗎?
暫無
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