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酒
重離照南陸,鳴鳥聲相聞;
秋草雖未黃,融風久已分
素礫皛修渚,南岳無餘雲
豫章抗高門,重華固靈墳
流淚抱中嘆,傾耳聽司晨
神州獻嘉粟,西靈為我馴
諸梁董師旅,芊勝喪其身
山陽歸下國,成名猶不勤
卜生善斯牧,安樂不為君
平王去舊京,峽中納遺薰
雙陵甫雲育,三趾顯奇文
王子愛清吹,日中翔河汾
朱公練九齒,閑居離世紛
峨峨西嶺內,偃息常所親
天容自永固,彭殤非等倫
《述酒》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一首五言詩。此詩運用隱晦曲折的語言反映了已遜位的晉恭帝司馬德文被宋武帝劉裕殺害的事件,表達了詩人對篡權醜行的極大憤慨,同時也表現出詩人不肯與當權者同流合污的抗爭精神。全詩用典貼切,堪稱佳作。 這首詩約作於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公元421年),陶淵明五十七歲。晉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司馬德文爲零陵王,自己稱帝,建劉宋王朝,改年號爲永初。次年九月,以毒酒授張褘,使鴆王。張褘自飲而卒。繼又令士兵越墻進毒酒,王不肯飲,士兵以被褥悶殺之。這件事激起了陶淵明的極大義憤,遂作此詩。
述酒:逯欽立本於題下有“儀狄造,杜康潤色之”八字,幷注云:“上八字宋本云舊注。曾本、蘇寫本此下又注,宋本云,此篇與題非本意,諸本如此,誤。” 重離:代指太陽。離爲周易八卦之一,卦形爲,象徵火。重卦(離下離上)後又爲六十四卦之一,卦形爲,卦名仍稱離。《周易·説卦》:“離爲火、爲日。”故“重離”代指太陽。又暗喩司馬氏。《晉書·宣帝紀》謂司馬氏“其先出自帝高陽之子重黎,爲夏官祝融”,是説晉代皇帝司馬氏是重黎的後代。而“重離”與“重黎”諧音。 南陸:《周易·説卦》:“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所以詩人説“重離照南陸”。南陸又暗指東晉所統治的南部中國。 “重離照南陸”句:寓言東晉之初,如日麗大,得以中興。 鳴鳥:指鳴叫的鳳凰。鳳凰喩賢才;鳳凰嗚喩賢才逢時。《詩經·大雅·卷阿》:“鳳皇于飛,翽翽(huì,鳥飛聲)其羽;亦集愛止,藹藹王多吉士。”(第七章)“鳳皇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第九章) 融風:立春後的東北風。《説文·風部》:“東北曰融風。”段玉裁注:“調風、條風、融風,一也。”《淮南子·天文訓》:“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條風至。”按《太平御覽·卷九》引《易緯》:“立春條風至。”融又暗指司馬氏。融爲火,火神即祝融。相傳祝融爲帝嚳時的火官,後人尊爲人神。而祝融實即司馬氏先人重黎。《史記·楚世家》:“重黎爲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所以融風又代指司馬帝風。 “鳴鳥聲相聞”句:比喩東晉之初人才濟濟,名臣薈萃。 “秋草雖未黃,融風久已分”句:秋草雖然沒有完全衰黃,但春風久已消失。同時暗喩東晉王室運柞已經逐漸衰弱。分,分散消失。 素礫(lì):白石。古人常用礫與玉幷舉,礫指奸邪,玉比忠賢。《楚辭·惜誓》:“放山淵之龜玉兮,相與貴夫礫石。”範曄《後漢書·黨錮傳贊》:“徑以渭濁,玉以礫貞?蘭獲無幷,消長相傾。” 皛(xiǎo):皎潔、明亮。 修渚:長洲。這裏是以江陵九十九洲代指渚宮江陵。湯漢注:“修渚,疑指江陵。”桓玄自稱荆州刺史後,曾增塡九十九洲爲一百,爲他稱帝制,造祥瑞。素礫顯於江清,則喩奸邪得勢,同時也暗指桓玄盤踞江陵陰謀篡權。 “素礫皛修渚”句:暗喩奸邪得勢。 南岳:即衡山,五岳之一,在湖南。晉元帝即位詔中曾説“遂登壇南岳”,而且零陵就在南岳附近。所以“南岳”代指江左司馬氏政權。 雲:指紫雲,即古代數術家所謂王氣。《藝文類聚》引晉·庾闡《揚州賦》注云:“建康宮北十里有蔣山,元皇帝未渡江之年,望氣者雲,蔣山有紫雲,時時晨見雲云。”又《晉書·元帝紀》:“始皇時望氣者,五百年後金陵有天子氣”;“元帝之渡江也,乃五百二十六年,眞人之應在於此矣。” 無餘雲:即指司馬氏政權氣數已盡。 “南岳無餘雲”句:暗喩司馬氏政權氣數已盡。 豫章:郡名,在今江西南昌。《晉書·桓玄傳)載,太尉桓玄諷朝廷以“平元顯功封豫章公”。又《晉書》義熙二年,“尙書論建義功,奏封劉裕豫章郡公”。 抗:對抗、抗衡。 高門:即皋門,天子之門。《詩經·大雅·緜》:“乃立皋門,皋門有伉。”毛傳:“王之郭門曰皋門。”(伉,通“鬧”,高貌)孔疏:“皋高通用。”又《禮記·明堂位》:“天子皋門。”鄭注:“皋之爲言高也。” “豫章抗高門”句:暗指劉裕繼桓玄之後與司馬氏政權分庭抗禮。 重華:虞舜名。這裏代指晉恭帝。晉恭帝被廢爲零陵王,而舜墓即在零陵的九嶷山。 固靈墳:衹賸一座靈墳。固,但、衹。 重華固靈墳:暗指晉恭帝己死,衹賸墳墓而已。 “豫章抗高門,重華固靈墳”句:劉裕繼桓玄之後與晉工室相抗衡,晉恭帝衹有死路一條。 抱中嘆:內心嘆息。抱指懷抱、內心。 司晨:指報曉的雄雞。 “流淚抱中嘆,傾耳聽司晨”句:內心憂傷而唄息,徹夜難眠,側耳聽著雄雞報曉,等待天明。 神州:戰國時鄒衍稱中國爲“赤縣神州”,後來用“神州”作中國的代稱。這裏指國內。 獻嘉粟:嘉粟又稱嘉禾,生長得特別茁壯的禾稻,古人認爲是吉瑞的象徵。晉義熙十二年,鞏縣人得粟九穗,劉裕把它獻給帝,帝又歸於劉裕。 西靈:西當爲“四”之誤。《禮記):“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義熙十三年,進封劉裕爲宋王,沼書中曾説:“自公大號初發,愛暨告成,靈祥炳煥,不可勝紀。豈伊素雉遠至,嘉禾近歸已哉!”又晉恭帝《禪位詔》中也説“四靈效瑞”。 爲我馴:爲我所馴服,即歸屬於我。“我”代指劉裕。 “神州獻嘉粟,西靈爲我馴”句:劉裕假託祥瑞之兆,圖謀篡位。 諸梁:即沈諸梁,戰國時楚人,封葉公。 董:治理、統帥。 師旅:軍隊。 芊(qiān)勝:楚太子的兒子,居於吳國,爲白公。《史記·楚世家》載:白公殺楚令尹子西,赶走楚惠王,而自立爲楚王。月餘,葉公率眾攻之,白公自殺,惠王復位。按:桓玄篡晉建立楚國,劉裕籍彭城,也爲楚人。 “諸梁董師旅,芊勝喪其身”句:葉公、白公徵戰之事,影射桓玄篡晉後又爲劉裕率眾部所滅。 山陽歸下國:山陽指漢獻帝劉協。東漢建安二十五年,魏王曹丕稱帝,廢獻帝爲山陽公。山陽公十四年後壽終,年五十四。下國,即指遜位後歸山陽(在今河南懷州)。 成名猶不勤:指零陵王被殺。《周書·謚法解》:“不勤成名曰靈。”古代帝王不善終者,即追謚爲“靈”。不勤,不勞、不安慰;成名,指受到追謚。 “山陽歸下國,成名猶不勤”句:零陵王雖然被迫禪位,但仍不免被殺害,死後也得不到安慰,他的命運還不如山陽公的善終。 卜生:指卜式。《漢書·卜式傳》:“(式)布衣草蹻(jué,草鞋)而牧羊上(漢武帝)過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獨羊也,治民亦猶是矣。以時起居,惡者輒去,匆令敗群。’上奇其言,欲試以治民。” 善斯牧:善於牧羊。 卜生善斯牧:卜式善牧的特點,即在於“惡者輒去”,這一點也同樣適於施政,漢末許芝在奏啓曹丕應代漢稱帝時,就曾引《京房易傳》説:“凡爲王者,惡者去之,弱者奪之,易姓改代,天命應常。”那麽陶淵明此詩用卜式善牧的典故,則暗指劉裕鏟除晉室中異己,爲篡權作準備。 安樂:漢昌邑王劉賀的臣僚。 不爲君:不爲君主盡職盡忠。 “安樂不爲君”句:以安樂不盡忠劉賀事,暗指晉臣僚不忠於晉室。《漢書·龔遂傳》載,昭帝死,劉賀嗣立,日益驕溢。而安樂身爲故相,幷不盡忠勸戒。 去:離開。 舊京:舊都鎬,在今陝西省西安市。 “平王去舊京”句:東周的開國君主周平王,於公元前770年東遷雒邑(今河南省洛陽市)之事。這裏是借平王東遷事,指晉元帝建基江左。 峽中納遺薰 峽:同“郟(jiá)”,指郟鄏(rǔ),即今洛陽。 薰(xūn):薰育,亦作嚴狁。獫狁、葷粥、獯鬻、葷允等。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名。殷周之際,主要分布在今陝西、甘肅北境及內蒙古自治區西部,春秋時被人稱作戎、狄,後亦稱爲匈奴。劉聰爲匈奴遺族,曾攻陷洛陽,晉元帝因此東遷。 “平王去舊京,峽中納遺薰”句:晉元帝離開舊都東遷江左之後,洛陽一帶中原地區就被匈奴佔領了。 雙陽:重日,寓言“昌”字。指晉孝武帝司馬昌明。 甫雲育:開始有了後嗣。《晉書·孝武帝紀》載:“初,簡文帝見讖云:‘晉祚盡昌明’。”待其於孝武帝降生,無意中竟取名爲“昌明”。於是流涕悲嘆,以爲晉柞已盡。但孝武帝死後,子安帝又嗣位,晉朝幷未盡於“昌明”。 “雙陵甫雲育”句:孝武帝旣已有了後嗣,便可延長晉朝江山。 三趾:三足,即三足烏。晉初曾用它作爲代魏的祥瑞。《晉諸公贊》:“世祖時,西域獻三足烏。遂累有赤烏來集此昌陵後縣。案昌爲重日,烏者,日中之鳥,有託體陽精,應期曜質,以顯至德者也。” 顯奇文:讖緯之言,本爲晉代魏之祥瑞,而今又成爲宋代晉之祥瑞,故曰“奇”。《宋書·武帝紀》:晉帝禪位於王,詔曰:“故四靈效瑞,川岳啓圖?瞻烏愛止,允集明哲,夫豈延康有歸;咸熙告謝而已哉!” “三趾顯奇文”句:三足烏又成了劉宋代晉的祥瑞徵兆。 王子:即王子晉。《列僊傳》載,周靈王太子名晉,好吹笙,年十七,乘白鶴,白日昇僊而去。 清吹:即指吹笙。 “王子愛清吹”句:以王子晉託言東晉,謂已亡去。 日中翔河汾; 日中:即正午,有典午之意。典,主其事,即“司”;午,屬馬,典午託言司馬,暗指晉。 翔:邀遊。 河汾:晉國地名。遨遊河汾,暗指禪代之事。《梁書·武帝紀》載禪位策説:“一駕河汾,便有窅然之志;暫適箕嶺,即動讓王之心。”又《莊子·逍遙遊》:“堯往見四子於汾水之陰,窅然喪其天下焉。” “王子愛清吹,日中翔河汾”句:以王子晉年十七而僊逝喩晉朝在劉裕的控制下十七年而亡,司馬氏政權以禪代而告終。 朱公:指戰國時范蠡。范蠡佐越破吳後,變姓名遊於江湖,至陶(地名),號陶朱公。這裏是以朱公隱“陶”字,是陶淵明自稱。 練九齒:修煉長生之術。九齒,即長壽;九,與“久”諧音義同;齒,年齡。 世紛:世間的紛亂。 “朱公練九齒,閑居離世紛”句:我要修煉長生之術,退隱閑居,離開紛亂的世界。 峨峨:高大的樣子。 西嶺:即西山,指伯夷、叔齊隱居之地,不食周粟,采薇充飢,終於餓死。 偃(yǎn)息:安臥。《詩經·小雅·北山》:“或偃息在牀,或不己於行。” 親:“這裏有欽慕、敬仰的意思。 “峨峨西嶺內,偃息常所親”句:那高高的西山之中,安臥著我所仰慕的伯夷、叔齊兩位高人。 天容:天人之容,即出眾人物的形象,指伯夷、叔齊。 永固:永久保持。 彭:古代傳説中的長壽者彭祖。 殤(shāng):指夭折的兒童。 等倫:同等,一樣。 “天容自永固,彭殤非等倫”句:伯夷、叔齊那出眾的節操將會永久存在,正如長壽的彭祖同夭折的兒童不能等量齊觀。
重黎之光普照南國,人才眾若風鳴相聞。 秋草雖然尙未枯黃,春風早已消失散盡。 白礫皎皎長洲之中,南岳衡山已無祥雲。 豫章與帝分庭抗禮,虞舜已死衹賸靈墳。 心中悲怨嘆息流淚,傾聽雞鳴盼望清晨。 國內有人獻上嘉禾,四靈祥瑞爲我所馴。 葉公帥軍討伐白公,白公兵敗已喪其身。 獻帝被廢猶得壽終,恭帝雖死不得存間。 卜式善牧惡者輒去,安樂失職不爲其君。 平王東遷離開舊都,中原皆被匈奴入侵。 司馬昌明已有後嗣,三足烏顯成宋代晉。 王子吹笙白日僊去,正午遨翔汾河之濱。 陶朱修煉長生之術,隱居避世離開糾紛。 高高西山夷叔所居,安然仰臥爲我所欽。 天人之容永世長存,彭祖長壽難與比倫。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