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石曼卿文
維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歐陽修,謹遣尚書都省令史李昜至於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弔之以文曰:
嗚呼曼卿!生而爲英,死而爲靈
其同乎萬物生死,而復歸於無物者,暫聚之形;不與萬物共盡,而卓然其不朽者,後世之名
此自古聖賢,莫不皆然
而著在簡冊者,昭如日星
嗚呼曼卿!吾不見子久矣,猶能髣彿子之平生
其軒昂磊落,突兀崢嶸,而埋藏於地下者,意其不化爲朽壤,而爲金玉之精
不然,生長松之千尺,產靈芝而九莖
奈何荒煙野蔓,荊棘縱橫,風淒露下,走燐飛螢;但見牧童樵叟,歌吟而上下,與夫驚禽駭獸,悲鳴躑躅而咿嚶!今固如此,更千秋而萬歲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與鼯鼪?此自古聖賢亦皆然兮,獨不見夫纍纍乎曠野與荒城!
嗚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疇昔,悲涼悽愴,不覺臨風而隕涕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
尚饗!
《祭石曼卿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所作。是作者爲悼念詩友石曼卿而作的一篇祭文。作者避免了一般祭文的獃板格式,內容不是爲死者作平生槪括,而是通過三呼曼卿,先稱贊其聲名不朽,再寫其死後凄凉,特別是渲染墓地的悲凉景象,表達出作者對死者強烈的哀悼之情。文章大體押韻,句式靈活,情調凄婉,體現出作者眞摯的感情。
維治平四年七月日:公元1067年7月某日。維,發語詞。 具官:唐宋以來,官吏在奏疏、函牘及其他應酬文字中,常把應寫明的官職爵位,寫作具官,表示謙敬。歐陽修寫作此文時官銜是觀文殿學士刑部尙書亳州軍州事。 尙書都省:即尙書省,管理全國行政的官署。 令史:管理文書工作的官。 李昜:其人不詳。 太清:地名,在今河南商丘東南,是石曼卿葬地。歐陽修《石曼卿墓表》:“旣卒之三十七日,葬於太清之先塋。” 清酌庶羞:清酌,祭奠時所用之酒。庶,各種;羞,通“饈”,食品,這指祭品。 生而爲英,死而爲靈:活著的時候是人世間的英傑,死之後化爲神靈。英,英雄、英傑;靈,神靈。 暫聚之形:指肉體生命。 簡册:指史籍。 髣彿:依稀想見。 軒昂磊落:形容石曼卿的不凡氣度和高尙人格。 突兀崢嶸:高邁挺拔,比喩石曼卿的特出才具。 朽壤:腐朽的土壤。 精:精華。 産靈芝而九莖:靈芝,一種菌類藥用植物,古人認爲是僊草,九莖一聚者更被當作珍貴祥瑞之物。《漢書·宣帝紀》:“金芝九莖,産於涵德殿池中。”而,一作“之”。 燐:即磷,一種非金屬元素。動物屍體腐爛後産生的磷化氫,在空氣中自動燃燒,幷發出藍色火焰,夜間常見於墳間及荒野。俗稱之爲鬼火。 牧童樵叟:放牧和砍柴之人。 上下:來回走動。 悲鳴躑躅而咿嚶:這裏指野獸來回徘徊,禽鳥悲鳴驚叫。 狐貉:獸名,形似狐狸。 鼯:鼠的一種,亦稱飛鼠。 鼪:黃鼠狼。 盛衰:此指生死。 疇昔:往昔,從前。 隕涕:落淚。 有愧乎太上之忘情:意思是説自己不能像聖人那樣忘情。太上,最高,也指聖人。忘情,超脫了人世一切情感。《世説新語·傷逝》:“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尙饗:祭文套語,表示希望死者鬼神來享用祭品之意。尙,這裏是希望的意思。
在英宗治平四年七月某日,備具官爵履歷的歐陽修,差遣尙書都省令史李到太清之下,以清酒和各種美味的菜肴作奠儀,致祭於亡友石曼卿的墓前,幷作一篇文章弔祭説: “唉!曼卿,在世時是英雄,死後成爲神靈。他同萬物一道生死,最後又回歸到無物的地方。他是暫時相聚的形體,不與萬物一道滅亡。他卓越挺立,永垂不朽,給後世畱下英名。這從古至今,都是這樣的,畱著於史册,像日月星辰一樣明亮。 唉!曼卿,我沒有看見你已經很久了,還能彷彿記得你生前的容貌。你氣宇軒昂,襟懷坦白,光明磊落,高大英俊,雖然埋藏在地下,想來不會腐朽化爲泥土,而會變成金玉的精華。如果不是這樣,此地爲什麽生長著高達千尺的松樹,出産有九根莖的靈芝草。無奈荒煙野草,藤蔓纏繞,荆棘縱橫;風雨凄凉,霜露下降;磷火飄動,飛螢明滅;衹見牧童與老樵夫唱著山歌,上上下下;驚恐的飛禽與害怕的野獸,前後徘徊,發出悲切的鳴叫呼聲。今天已經是這樣,再過了千秋萬歲,怎知道不是穴洞裏面,深藏著狐狸貉子、鼯鼠和黃鼠狼?而自古以來,聖賢都是這樣,單單看不到累累相連的曠野和荒城麽! 唉!曼卿,古今盛衰的道理,我本來就知道是這樣的,而思念從前的情景,悲凉凄慘,不覺得要面臨著風而流淚,但對‘太上忘情’這句話,很有些慚愧。希望你來享用這祭禮!”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