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篇
靈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濱
榮華相晃耀,光采曄若神
古時有虞舜,父母頑且嚚
盡孝於田壟,烝烝不違仁
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娛親
慈母笞不痛,歔欷涕沾巾
丁蘭少失母,自傷早孤煢
刻木當嚴親,朝夕致三牲
暴子見陵悔,犯罪以亡形
丈人爲泣血,免戾全其名
董永遭家貧,父老財無遺
舉假以供養,傭作致甘肥
責家塡門至,不知何用歸
天靈感至德,神女爲秉機
歲月不安居,嗚呼我皇考
生我旣已晚,棄我何其早
蓼莪誰所興,念之令人老
退詠南風詩,灑淚滿褘抱
亂曰:
聖皇君四海,德教朝夕宣
萬國咸禮讓,百姓家肅虔
庠序不失儀,孝悌處中田
戶有曾閔子,比屋皆仁賢
髫齓無夭齒,黃髮盡其年
陛下三萬歲,慈母亦復然
《靈芝篇》是曹植早期的一篇五言詩。在這篇詩裏,他託物言志,意想用世濟國。全詩可分爲四箇部分。這首詩表達了它企圖建用世濟國的意思想,具有時代性政治的、社會性,在這當時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在詩歌藝術上用美好的靈芝來作比喩,生動形象。在創作方法也有創新,尤其對五言詩來説。過去,樂府古辭多以敍事爲主,到了《古詩十九首》,抒情成分纔有一定的成份。
靈芝:又稱靈芝草、神芝、芝草、僊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神農本草經》載:“靈芝有紫、赤、靑、黃、白、黑六種,性味甘平”。靈芝原産於亞洲東部,中國古代認爲靈芝具有長生不老、起死回生的功效,視爲僊草。靈芝一般生長在濕度高且光綫昏暗的山林中,主要生長在腐樹或是其樹木的根部。東漢張衡《西京賦》:“浸石菌於重涯,濯靈芝以朱柯。”。 王地:古稱中原外的地方。 朱草:傳説中的一種紅色瑞草。王者有盛德則此草生。古以爲祥瑞之物,又稱“朱英”,“赤草”,“頳莖”。 洛:洛水,在陝西省北部。 濱:水邊,近水的地。 榮華:草木茂盛、開花。《荀子·王制》:“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淮南子·原道訓》:“是故春風至則甘雨降,生育萬物,羽者嫗伏,毛者孕育,草木榮華,鳥獸卵胎。” 晃耀:閃耀;輝映。明·沈榜《宛署雜記·恩澤》:“金璧輝煌,丹堊晃耀。” 曄:光、光明燦爛、閃光的樣子。也形容才華外露。韓愈《答李翊書》:“膏之沃者其光曄。” 虞舜:三皇五帝之一,虞,名重華,字都君;生於姚墟,故姚姓,今山東諸城市萬家莊鄉諸馮村人。舜,爲四部落聯盟首領,以受堯的“禪讓”而稱帝於天下,其國號爲“有虞”,故號爲“有虞氏帝舜”。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號,故後世以舜簡稱之。 頑:愚蠢無知。如,冥冥不靈。 嚚(yín):愚蠢而頑固:嚚頑,嚚猾(貌似愚悍實則狡猾的人)。 田壟:分開田畝的土埂。宋·陳與義《曳杖》:“田壟粲高低,白水一時滿。” 烝烝:形聲。從火,丞聲。本義火氣上行。《國語·周語》:“陽氣俱烝”。 仁:一種道德範疇,指人與人相互友愛、互助、同情等,儒家的倫理思想。《説文》:“仁,親也”宋·范仲淹《岳陽樓記》:“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伯瑜:相傳漢韓伯兪,因過受母笞打時,感到母親年老力衰,笞打無力,因而哭泣。事見漢劉向《説苑·建本》。後以“泣杖”爲盡孝之典型。五代李瀚《蒙求》詩:“丁蘭刻木,伯瑜泣杖。”五代·梁嵩《代母作倚門望子賦》:“憶昔伯兪之志,寧無泣杖之心。” 歔欷:哽咽、抽泣。抽抽噎噎的不斷哭泣。《晉書·後妃傳·左貴嬪》:“奔者塡衢,赴者塞庭,哀慟雷駭,流淚雨零。歔欷不已,若喪所生。”《楚辭·離騷》:“曾歔欷余鬱邑兮,哀朕時之不當。” 丁蘭:相傳爲東漢時期河內(今湖北南漳縣九集鎮丁集)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纔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煢:回飛也。從凡,煢省聲。《説文》:“鳥回轉疾飛曰煢”。屈原《離騷》:“夫何煢獨而不余聽。” 嚴親:父母爲所尊敬之親,故稱。《呂氏春秋·孝行》:“身者非其私有也,嚴親之遺躬也。” 三牲:在傳統祭祀中,準備三樣東西:煮熟的豬頭、牛頭和羊頭,稱爲“三牲”。 暴子:楚有直躬,其父竊羊,而謁之吏。令尹曰:“殺之!”以爲直於君而曲於父;報而罪之。以是觀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魯人從君戰,三戰三北。仲尼問其故,對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養也。”仲尼以爲孝.舉而上之。 陵園:陵墓、陵寢。陵,高大的墳墓。 丈人:岳父,妻子的父親,古時有時對老年男子的尊稱。如《論語·微子》:“遇丈人,以杖荷蓧。”《漢書·李廣蘇建傳》:“我丈人行也。” 戾:暴惡、暴戾。《韓非子·五蠹》:“誅嚴不爲戾。” 董永:歷史上的千乘董永,生活於兩漢之間,是第四代高昌侯,《漢書·卷十七·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記載:漢宣帝時期門官董忠,因爲向左曹楊惲(楊惲,司馬遷外孫)告發大司馬霍禹謀反,立功。被漢宣帝封爲高昌壯侯,兩千戶。高昌,地名。漢朝屬千乘郡。後來他的兒子董宏、孫子董武又相繼爲侯。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因爲董武的父親董宏行爲奸佞邪惡,朝廷剝奪董武父子爵位。二十七年之後,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董武子董永又被朝廷再度封爲高昌侯。 父老:對老年人的尊稱。《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文帝輦過,問唐曰:‘父老何自爲郎?家安在?’”司馬貞索隱引顔師古曰:“年老矣,乃自爲郎,怪之也。”晉陶潛《飲酒》詩之九:“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 遺:死人畱下的:遺骨,遺言,遺囑。 舉假:借貸。黃節注:“假,借也。” 傭作:傭,雇用,受雇用。雇傭。傭工。傭耕。受雇用的人。作,起,興起,現在起,振作。如,槍聲大作。 甘肥:指美味。《韓非子·外儲説右上》:“寡人甘肥周於堂,巵酒豆肉集於宮。”晉陶潛《有會而作》詩:“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宋蘇軾《祭吳子野文》:“有疾不藥,但卻甘肥。” 責家:債主。清麟慶《<黃少尹集>序》:“入貲爲縣丞,爲責家所迫,抱病出關。” 用歸:用,需要(多爲否定)。歸,作“回家”講。 天靈:天上的神靈。 至德:最好的德行。 神女:外貌端莊、姣麗、豐盈、温潤,形態清靜,對戀愛以禮自防,突出其精神境界。 秉機:掌握時機。 安居:梵語。意譯爲雨期。爲修行制度之一。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結夏、坐臘、一夏九旬、九旬禁足、結制安居、結制。印度夏季之雨期達三月之久。此三箇月間,出家人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稱爲安居。 皇考:父祖的通稱。《詩經·周頌·雝》:“假哉皇考,綏予孝子。”孔穎達疏:“考者,盛德之名,可以通其父祖……此與《閔予小子》非曾祖,亦云皇考者,以其散文取尊君之義,故父祖皆得稱之。” 蓼(lù)莪:蓼,長大貌。莪:莪蒿。 南風詩:相傳是虞舜作的詩,載《孔子家語·辯樂解》。 褘抱:繪偶有野雞圖紋的王后祭服。古禮規定在從王祭祀先王時所服。《周禮·天官·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緣衣。”鄭玄注:“褘衣,畫翬者……從王祭先王時服褘衣。”《禮記·祭統》:“君卷冕立於阼,夫人副褘立於東房。” 亂曰:原是屈原騷體結尾的一種形式。它不拘於古詩的章法,騷體詩有發端,有展開,有回環,照應,甚至還采用“亂曰”、“訊曰”的形式結尾,對全詩內容或主旨進行槪括和總結,其脈理是極其分明的。這顯示出屈原詩歌旣具有“憑心而言、不遵矩度”的創造精神。 聖皇:賢能的皇帝。 德教:德行教化。 肅虔:謂恭謹虔誠。晉·陸雲《泰伯碑》:“而百年旣終,遺愛斯軫,莫不肅虔寢廟,著名金石,遺其後昆,聿遵前典”。 庠序:古代的地方學校。《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庠序”是古代地方所設的學校,周代叫“庠”,殷代叫“序”,後世的學校通稱“庠序”,本是培育人才、硏究學術的機構。在漢朝以後演變爲政治機關,它的學術功能反而淡化。 儀式:儀仗、司儀。儀,按程序進行的禮節: 孝悌(tì):孔子非常重視孝悌,認爲孝悌是做人、做學問的根本。孝,指對父母還報的愛;悌,指兄弟姊妹的友愛,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間的友愛。 中田:中醫的穴位。農人耕耨於中田,征夫奔走於道路,此動而得之爲陽暑。 曾閔子:閔子,名損,字子騫,春秋魯國汶上人。生於公元前536年,卒於公元前487年,係孔子著名弟子之一,居四科,是孔子最好的學生)中的德行科。閔子騫幼年即以賢德聞名鄉裏其小時受後母虐待,冬天穿的棉衣上以蘆花爲絮,而其弟穿的棉衣則是厚棉絮,父知後,欲休其後母,閔勸説:“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父覺得有道理,遂罷。後母知道後甚是感動,從此後待閔親生。 髫齓:謂幼年。齔髫,換牙和垂髮,喩幼年;齔,毁齒也。《後漢書·董卓傳》:“其子孫雖在髫齔,男皆封侯,女爲邑君。”唐白居易《觀兒戲》:“髫齔七八歲,綺紈三四兒。弄塵復鬥草,盡日樂嬉嬉。” 黃髮:指長壽老人,老人頭髮由白轉黃。語出《詩經·魯頌·宮》:“黃髮臺背”。曹植《贈白馬王彪》:“王其愛玉體,俱享黃髮期。”陶淵明《桃花源記》:“黃髮垂髫,幷怡然自樂。” 陛(bì)下:指皇上。下臣對君主的尊稱,秦朝以後衹用以稱皇帝。陛爲宮殿臺階。東漢蔡邕《獨斷》:“謂群臣與天子言,因距離遠,先呼立陛。” 慈母:最早出於《儀禮》,傳曰:妾之無之者,妾子無母者,父命妾曰:女以爲子.命子曰,女以爲母。”意思是説,小妾身份,沒有或者不會生育(至少是沒有生育男孩);丈夫有另外的妾,且妾恰好死了遺畱下一男孩.丈夫下達指令:“你把這個死了母親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養起來吧!”養育孩子的人纔稱爲慈母。 復然:中斷再開始。
暫無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