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春色賦
吾聞橘中之樂,不減商山
豈霜余之不食,而四老人者遊戲於其間?
悟此世之泡幻,藏千里於一斑
舉棗葉之有餘,納芥子其何艱
宜賢王之達觀,寄逸想於人寰
裊裊兮春風,泛天宇兮清閑
吹洞庭之白浪,漲北渚之蒼灣
攜佳人而往遊,勒霧鬢與風鬟
命黃頭之千奴,卷震澤而與俱還
糅以二米之禾,藉以三脊之菅
忽雲蒸而冰解,旋珠零而涕潸
翠勺銀罌,紫絡青綸
隨屬車之鴟夷,款木門之銅鐶
分帝觴之餘瀝,幸公子之破慳
我洗盞而起嘗,散腰足之痹頑
盡三江於一吸,吞魚龍之神奸
醉夢紛紜,始如髦蠻
鼓巴山之桂楫,扣林屋之瓊關
臥松風之瑟縮,揭春溜之淙潺
追范蠡於渺茫,吊夫差之煢鰥
屬此觴於西子,洗亡國之愁顏
驚羅襪之塵飛,失舞袖之弓彎
覺而賦之,以授公子曰:
「烏乎噫嘻,吾言誇矣,公子其爲我刪之
蘇軾的字看似平實、樸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蕩的氣息,就像他淵厚的學問一樣,神龍變化不可測。他長於行書、楷書,筆法肉豐骨勁,跌宕自然,給人以“大海風濤之氣”、“古槎怪石之形”的藝術美感。蘇軾的書法,後人讚譽頗高。黃庭堅在他《山谷集》裏說:“其書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勁……至於筆圓而韻勝,挾以文章妙天下,忠義貫日月之氣,本朝善書,自當推(蘇)爲第一”。明董其昌盛讚他“全用正鋒,是坡公之蘭亭也”。傳世書跡有《前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帖》、《洞庭春色賦》、《中山鬆醪賦》等。
橘中之樂:典出《玄怪錄·巴邛人》。巴邛人在自己的桔園中,發現有兩個桔子特大,剖開後看到每個桔子裏有兩個白髮紅顏老人在其中游戲,以爲桔中之樂,不減商山四皓,衹可惜不能根深蒂固,以致被愚人摘下。他們隨即從袖中抽出一草根,化爲飛龍,四人乘龍高飛遠去。作者由此得出結論,人生是虛幻的,世界之大,其實衹是一個斑點,一片棗葉,可以納入小小的芥子之中:“吾聞桔中之樂,不減商山。豈霜余之不食,而四老人者遊戲於其間?悟此世之泡幻,藏千里於一班;舉棗葉之有餘,納芥子其何艱!宜賢王之達觀,寄逸想於人寰。”這是地地道道的佛家觀點。尚在太守任上,蘇軾已陷入佛家的泥潭中去了。 商山:位於陝西省丹鳳縣城西7.5公里丹江南岸。不僅以名奪人,更兼極富詩情畫意,歷來爲人們所嚮往。 四老人者:四老人與商山有關,當指商山四皓。分別指的是秦末漢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東園公、甪里先生、綺裏季和夏黃公四位著名學者。他們不願意當官,長期隱藏在商山,出山時都八十有餘,眉皓髮白,故被稱爲“商山四皓”。後用“商山四皓”代指賢人。 鴟夷:一指革囊,一指盛酒器。根據語言環境定其義。 鐶(huán),通“環”,圓形有孔可以貫穿的東西。 帝觴:帝王的酒器。 髦蠻:語出《詩·小雅·角弓》:“如蠻如髦。”古代泛指少數民族。 范蠡:春秋戰國末期楚國人,後入越,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後乘舟泛海而去,至齊,定居於陶(今山東定陶西北),經商積資鉅萬,稱“陶朱公”。 夫差: 即姬夫差(?-前473) 春秋時期吳國君主(前496-前473)闔閭次子。曾大敗越國,與晉爭霸,適逢晉室內亂,夫差一度奪得霸主地位。後連年征戰,民生凋敝,被越國所滅,夫差自殺。 西子:即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苧蘿村。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爲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衆叛親離,無心於國事,爲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暫無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