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彭尺木進士書
來書教以禪學,引文文山詩語云云
似乎文山不遇楚黃道人,便不能了死生者
僕不以爲然
古豪傑視死如歸,不勝屈指,倘必待禪悟而後能死節,則佛未入中國時,當無龍逢、比干
居士之意,以爲必通禪而後能了生死耳
殊不知從古來不能了生死者,莫如禪
夫有生有死,天之道也
養生送死,人之道也
今捨其人道之可知,而求諸天道之不可知,以爲生本無生,死本無死,又以爲生有所來,死有所往
此皆由於貪生畏死之一念縈結於胸而不釋,夫然後畫餅指梅,故反其詞以自解,此洪爐躍冶,莊子所謂不祥之金也
其於生死之道了乎否乎?子路問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當時聖人若逆知後之人必有藉生死以惑世者,故於子路之問,萌芽初發而逆折之
來書雲:生死去來,不可置之度外
尤謬
天下事有不可不置之度內者,“德之不修,學之不講”是也
有不可不置之度外者,“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是也
若以度外之事而度內求之,是即出位之思,妄之至也
雖然,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
使佛果能出死入生,僕亦何妨援儒入墨
而無如二千年來,凡所謂佛者,率皆支離誕幻,如捕風然,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禱之而不應
如來、釋跡與夏畦之庸鬼同一虛無,有異端之虛名,無異端之實效,以故智者不爲也
試思居士參稽二十年,自謂深於彼法者矣
然而知生之所由來,能不生乎?知死之所由去,能不死乎?如僕者自暴自棄,甘心爲門外人矣
然而不知生之所由來,便不生乎?不知死之所由去,便速死乎?生死去來,知之者與不知者無以異也
盍亦聽其自生自死,自去自來而已矣
《易》曰:“乾坤毀,則無以見易
”言乾坤有時而生死也
《詩》曰:“高岸爲谷,深谷爲陵
”言陵谷有時而來去也
生死去來,天地不能自主,而況於人?居士寧靜寡慾,有作聖基,惜於生死之際,未免有己之見存,致爲禪氏所誘
有所慕於彼者,無所得於此故也
獨不見孟子之論生死乎曰:“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
”陶潛之論生死乎曰:“浮沉大化中,不戀亦不懼
”士君子縱不能學孟子,亦當法淵明
名教中境本廓然,奚必叛而他適!
昔曹操聘虞翻,翻笑曰:“孟德欲以盜賊餘贓污人耶?”居士招我之意有類孟德,故敢誦仲翔之語以奉謝
清乾隆(清高宗年號,公元1736年—公元1795年)間,程朱理學盛行,而佞佛參禪也是當時士大夫的一種時尙,這封信就是袁枚對這種時尙的有力批駁。 彭尺木(公元1740年-公元1796年),名紹昇,字允初,號尺木居士、知歸子,江蘇長洲人。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進士及第,未出仕。他精硏佛學,以參禪為事,在所著《一行居集》等集中,頗多佛學論述。在他給袁枚的信中,勸袁枚信佛參禪;而袁枚生平提倡人性,強調生的樂趣,對扼殺人性的佛教素持反對態度,所以在此信中予以辯駁。彭尺木結袁枚的信很短,袁枚針鋒相對,逐條討論,就“生死”這箇主題展開,提出注重人道,不盲從天道。 文章獻疑送難,合情合理;緊緊抓住實質,不斷運用正反兩方面論據進行辯論,有破有立,使全文渾然一氣,無懈可擊。
文文山: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江西吉水人。宋末寶祐狀元,官江西安撫使。端宗時拜右丞相,封信國公。與元軍戰,兵敗被俘,就義於大都。彭尺木來信附《小倉山房文集·卷十九》袁枚文後,有關文天祥一段云:“昔文信公在燕獄時遇楚黃道人,受出世法,始得脫然於生死之際,故其詩云:‘曾知眞患難,忽遇大光明。’又云:‘莫笑道人空打坐,英雄斂手即神僊。’” 龍逢:關龍逢,夏賢臣。夏桀無道,龍逢犯顔極諫。桀怒,囚而殺之。 比干:商末大臣。紂無道,比干屢次諫止,被紂剖心而死。 畫餅:典出《三國志·盧毓傳》:“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因指徒有虛名、無補於事爲“畫餅”。 指梅:望梅止渴。典出《世説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這裏與“畫餅”同指空想。 洪爐躍冶:語出《莊子·大宗師》:“今之大冶鑄金,金踊躍曰:‘我且必爲鏌鋣。’大冶必以爲不祥之金。” “子路問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句:見《論語·先進》:“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逆知:預先知道。 “來書云:生死去來,不可置之度外。”句:彭尺木信云:“先生英雄根性,所未畱意者,獨此一著耳。生從何來,死從何去,其可以人生一大事而置之度外乎?”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句:見《論語·述而》。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句:見《論語顔淵》。 出位之恩:非分之想。語出《論語憲問》:“曾子思不出其位。’”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句:見《論語·述而》。執鞭之士,指給人充當僕役。 援儒入墨:把儒家學説與墨家學説等同起來。 夏畦:語出《孟子·滕文公下》:“脅肩諂笑,病於夏畦。”夏畦本意指夏天在田地裏勞動的人,此即指無作爲的平民。 異端:指儒家以外的學説。取義於“非聖人之道而別爲一端。” 自暴自棄:《孟子·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爲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後多指自甘落後,不圖上進。 “乾坤毁,則無以見易”句:見《易·繫辭上》。 “高岸爲谷,深谷爲陵”句:見《詩經·小雅·十月之交》。 “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句:見《孟子·盡心上》。不貳,沒有兩樣。 陶潛:晉朝著名詩人陶淵明。引句見陶淵明《神釋》詩:“浮沉大化中,不喜亦不懼。”大化,即宇宙萬物生息變化。 曹操:字孟德,譙人。漢末位置丞相、大將軍,封魏王。統一黃河以北,形成鼎立局面。子曹丕篡漢後,尊爲魏太祖武帝。 虞翻:字仲翔,三國時吳名士。漢末應召爲侍御史,不就。曹操欲辟其爲司空,翻云:“盜跖欲以餘財污良家耶?”不應。
暫無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1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