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逢鳩
梟逢鳩,鳩曰:“子將安之?”梟曰:“我將東徙
”鳩曰:“何故?”
梟曰:“鄉人皆惡我鳴
以故東徙
”鳩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
”鳩曰:“何故?”
梟曰:“鄉人皆惡我鳴
以故東徙
”鳩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
《梟逢鳩》是一則動物寓言,出自西漢劉向《說苑·談叢》。這則寓言故事告誡人們,對待自己的重大缺點和某些重大問題,要從根本上加以解決,不能像貓頭鷹搬家那樣,就事論事,迴避矛盾,這樣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梟(xiāo):又稱鵂鶹(xiūliú),一種兇猛的鳥,貓頭鷹。
逢:遇見,遇到。
鳩(jiū):斑鳩、雉鳩等的統稱,形似鴿子。
之:到……去。
子:古代對對方的尊稱,表示“您”。
將:將要。
安:哪裏。安之:倒裝,即“之安”,去哪兒。
東徙(xǐ):東,名詞作狀語,向東;徙,遷移。
何故:什麼原因。故,原因。
鄉人皆惡(wù)我鳴:鄉里人都討厭我的叫聲。皆,都;惡,討厭;我,這裏指代貓頭鷹。
以故:因此。以,因爲;故,原因、緣故。
更(gēng):改變。
猶(yóu):仍然、還。
以:因爲……
惡(wù)﹕討厭
梟遇到了斑鳩。斑鳩說:“你將要去哪兒?”
梟說:“我要遷移到東面去。”。
斑鳩說:“爲什麼呢?”
梟說:“鄉里的人都討厭我叫的聲音,因爲(這樣),我才向東面遷移。”
斑鳩說:“你要是能改變了叫的聲音,可以(去那裏);要是不能改變叫的聲音,向東面遷移也仍舊會(有人)討厭你叫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