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论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
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
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
其敢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终身无天下之患,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于败乱危辱,此一蔽也;又或以谓吾之爵禄贵富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可以坐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者,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又或不求所以养育取用之道,而諰諰然以为天下实无材,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
此三蔽者,其为患则同
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犹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
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画策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此其所以异于人也
故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实而不可见者也
”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
驽骥杂处,其所以饮水、食刍,嘶鸣、蹄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
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
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虽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騕褭与驽骀别矣
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夫南越之修簳,镞以百炼之精金,羽以秋鹗之劲翮,加强驽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虽有犀兕之捍,无不立穿而死者,此天下之利器,而决胜觌武之所宝也
然而不知其所宜用,而以敲扑,则无以异于朽槁之梃也
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桀智,而用之不得其方,亦若此矣
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铢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强者弱者无不适其任者焉
其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呜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坐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
如能用天下之材,则能复先王之法度
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噫!今天下盖尝患无材
吾闻之,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而筹划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
此数辈者,方此数君未出之时,盖未尝有也;人君苟欲之,斯至矣
今亦患上之不求之、不用之耳
天下之广,人物之众,而曰果无材可用者,吾不信也
这篇散文出自《临川先生文集》,论述统治者应如何去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对人才的重要性和选拔任用人才的方法,作了相当精闢的论述。 王安石对如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有比较全面的看法。他在不少文章中都谈到过这个问题。如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就说到人才须人主“陶冶而成之者”,所谓陶冶而成,“亦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其道而已”。而在《取才》里,又具体说到科举考试中,“策进士者”、“策经学者”皆应从衡量考生的实际本领出发。而在本文中,主要是强调起用人才的重大意义。他认为能否起用人才实际上关系到国家治乱兴衰的命运,因此处于上层地位的人(包括皇帝在内)要十分重视人才、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他尖锐地指出:“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这番话表明作者阐述他对人才问题的看法,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的。
材论:即人才论。 蔽:遮挡、障碍,指错误想法。 去辱绝危:远离耻辱,断绝祸害。 数:命数、命运。 偃然:安然、任意。 肆:放纵、展开。 卒:终于。 败乱危辱:失败、动乱、危亡、耻辱的结局。 爵禄:官位和俸禄。 诱:诱导、吸引。 忧戚:忧伤。 戚:悲伤。 是否:或是或否。 坐骄:傲视。 趋我:趋向我、依附我。 諰(xǐ)諰然:害怕、恐惧的样子。 特:仅仅,只不过。 形:外貌。 何以:以何,凭借什么。 画策:策划、出谋献策。画,谋划。 上之人:在上位的人,这里指统治者。 皋:皋陶,又作咎繇,姓偃,相传曾被舜帝任为管刑法的官。 夔:舜时期的乐宫。 稷:是厉山氏的儿子,名农,能种植百谷。 契:相传为舜帝的司徒官,主管教化,助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为商朝的祖先。 “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句:语出《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说:“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比喻有杰出才能的人是不会被埋没的。囊,口袋;末,尖端;见,通“现”,显露。 厩:马房。 驽:劣马。 骥:好马。 刍:喂牲畜的草。 蹄:用蹄刨地,或用蹄踢蹶。 啮:咬。 引:牵引,拉动。 夷路:平路。 策:本指马鞭。这里指鞭打。 御:驾驭。 顿:振、抖动。 辔:控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倾轮:车轮倾斜。 绝勒:缰绳拉断。勒,带嚼口的马络头。 不舍昼夜:不分昼夜。《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辽乎:遥远的样子。 骐骥:良马。 騕褭(yǎo niǎo):骏马名。 驽骀(tái ):劣马。 南越:古国名,其地在今广东一带。 修簳:细长的竹秆。 镞:箭头。此处谓安装箭头。 精金:即精钢。 鹗:一种长翼而凶猛的鸟。鹰雕一类。 劲翮(hé):坚硬的翎管。 彍(guō):张满弓弩。此处指射至。 犀:雄犀牛,两角。 兕:雌犀牛,一角。 捍:凶猛,彪悍。 觌(dí)武:以武力相见,指打仗。觌,相见。 敲扑:古时用作鞭刑的两种刑具。长者为扑,短者为敲。 朽槁:枯干。 梃:棍子。 瑰材桀智:奇伟杰出的人才。 铢量:仔细称量,引指详尽地考察衡量。铢,古代衡制中一个微小的重量单位。《汉书·律历志上》:“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 卓荦:超凡、杰出。 六国合从:指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合起来与秦国抗衡。因六国地连南北,故称他们的联合为合纵。从,通“纵”。 辩说之材:指纵横家之流。其著名者,有张仪、苏秦等。《史记》有传。 刘、项:刘邦、项羽,皆为秦末反秦起义军领袖。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其后,楚汉间历经长达五年的战争。公元前202,项羽兵败自杀,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即汉高祖。《史记》有《本纪》。 筹划战斗之徒:谋士与战将。陆续聚集于刘邦旄下的,谋士有萧何、张良、陈平诸人;战将则有韩信、彭越、樊哙等。《史记》均有传。 唐太宗:即李世民,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唐朝第二代皇帝。他常以“亡隋为戒”,任贤纳谏。他在位的“贞观”(公元627年-公元649年)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有所恢复,被史家誉为治世。 谟谋:设谋划策。唐太宗朝,谟谋之臣,有房玄龄、杜如晦,《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谏诤:规劝争辩。唐太宗朝,谏诤之臣,以魏徵为代表,《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况且有才能的人,他们的外表凭借什么和其他人不一样呢?在于他们遇到事情能够处理好,出谋划策能够得到好处,治理国家能够使国家安定,这就是他们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在上位的人如果不能够认真选拔,正确任用,即使他们胸怀如皋、夔、稷、契等人一样的智慧,尚且也不能使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啊!何况他们是处于下位的人呢?世上目光短浅的人还说:“一个人如果身怀不凡的能力,就像锥子处于口袋中,它的尖端立刻会钻到外面来,所以不存在有能力却没有表现出来的人。”这只是他看到锥子在口袋中的情形,却原本没有看到马在马厩中的情形。劣马与良马混杂相处,一样地喝水吃草,嘶叫踢咬,要寻找它们不同的地方,那是很少的。等到良马拉着沉重的车子,走平坦的道路,不用多次鞭打,不烦劳人驾驭,一拉缰绳,千里远的路程已经走到了。在这个时候,让劣马和它并驾齐驱,那么即使劣马跑翻了车轮,扯断了马笼头,弄得筋断骨伤,日夜不停地追赶它,也远远地赶不上啊。在这之后良马和劣马才能区别开。古代的君主知道这种情况,所以不认为天下没有无才的人,于是就想尽办法来寻找并且考查他们罢了。考查的方法就在于让他们担任适合自己的工作罢了。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1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