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 堂上謀臣帷幄
堂上謀臣帷幄,邊頭猛將干戈
天時地利與人和
燕可伐與曰可
此日樓臺鼎鼐,他時劍履山河
都人齊和大風歌
管領羣臣來賀
《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是宋代詞人辛稼軒創作的一首詞。上半闋寫有利於北伐的大好形勢,説堂上有善謀的賢臣,邊疆有能戰的將士;下半闋由全國形勢説到韓侂胄本人。全詞表達了詞人對國家的熱愛和勝利在握的豪情和壯志。 詞的上闋分析宋朝伐金的有利形勢,首先刺堂之上有在宴席之中就能戰勝列手的智謀之士,而在邊疆有驍勇善戰的將領與士兵。宋朝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所以説伐金是完全可行的。之所以要這樣分析,主要是針對當時朝廷彌漫的自卑、畏敵情緒而言的。雖然已經議定要伐金,但是朝野上下對於抗金的勝利幷沒有太大的把握,稼軒這首詞就是鼓勵大家要看到希望,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抗金事業中去。詞中引用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其實就是強調雖然南宋的軍隊實力比不過金國的軍隊,但衹要南宋軍民團結一心,共同抗敵,充分發揮人和的作用,最後的勝利一定是屬於南宋的。 詞的下闋瞻望南宋伐金的大好前景:衹要執政者治理有方,君臣同心,同休共戚,那麽明年一定會取得勝利的,而用不了多久,國家一定會強盛起來,引來四方朝賀的。這從全詞的形勢説到韓伉胄本人,是對他的強有力的支持,讓人充滿信心和勇氣。 該詞運用很多口語化、散文化的句子,大有以文爲詞的傾向,讀來朗朗上口,更增加了詞的魅力。全詞語言流暢、氣勢磅礴。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調名取自李太白《蘇臺覽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呉王宮裏人」。西江是長江的別稱,調詠呉王、西施故事。又名《白蘋香》、《歩虛詞》、《晩香時候》、《玉爐三澗雪》、《江月令》。雙調五十字,平仄兩協。後闋字句作法與前闋相同。 帷幄:呉正傳 《呉禮部詩話》作「尊俎」,玆從四巻本丁集。 猛將:呉正傳《呉禮部詩話》作「將士」,玆從四巻本丁集。 「天時地利與人和」句:《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燕可伐與曰可」句:《孟子·公孫丑下》:「沈同以其私問曰:『燕可伐與?』孟子曰:『可。……』」 此日:呉正傳《呉禮部詩話》作「今日」,玆從四巻本丁集。 他時劍履:呉正傳《呉禮部詩話》作「明年帶礪」,玆從四巻本丁集。 都人齊和:呉正傳《呉禮部詩話》作「大家齊唱」,玆從四巻本丁集。 《大風歌》:《史記·巻八·髙祖本紀》:「髙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髙祖擊筑,自爲歌詩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内兮歸故鄕,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之。」 管領羣臣:呉正傳《呉禮部詩話》作「不日四方」,玆從四巻本丁集。
暫無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