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 有感
出處從來自不齊,後車方載太公歸
誰知寂寞空山裏,卻有高人賦《采薇》
黃菊嫩,晩香枝,一般同是采花時
蜂兒辛苦多官府,蝴蝶花間自在飛
暫無
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醉梅花》、《翦朝霞》、《驪歌一疊》等。雙調,五十五字,平韻。或説調名取自唐·鄭嵎「春遊鷄鹿塞,家在鷓鴣天」詩句。然唐、五代詞中無此調。調始見於宋代宋祁之作。 「出處從來自不齊」句:宋·蘇軾《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四首·其二》詩:「出處年來恨不齊,一樽臨水記分攜。」 「後車方載太公歸」句:《史記·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齊太公吕尚〉》:「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爲四嶽,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爲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chī)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於渭之陽,與語大説,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眞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爲師。」《詩經·小雅·緜蠻》:「命彼後車,謂之載之。」 寂寞空山裏:四卷本丁集作「孤竹夷齊子」。 卻有高人:四卷本丁集作「正向空山」。 賦《采薇》:《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爲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
暫無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