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 · 別呉子似,末章寄潘德久
看君人物漢西都
過吾廬,笑談初,便説「公卿,元自要通儒」
一自梅花開了後,長怕説,賦歸歟
而今別恨滿江湖
怎消除?算何如:杖屨當時,聞早放教疎?今代故交新貴後,渾不寄,數行書
過吾廬,笑談初,便説「公卿,元自要通儒」
一自梅花開了後,長怕説,賦歸歟
而今別恨滿江湖
怎消除?算何如:杖屨當時,聞早放教疎?今代故交新貴後,渾不寄,數行書
暫無
江神子:詞牌名。唐詞單調,興起於晩唐,源於唐著詞曲調,由文人韋端己最早依調創作,此後所作均爲單調,餘倶照韋詞添字,至北宋蘇東坡時始變單調爲雙調。晁無咎改名《江神子》,韓澗泉詞有「臘後春前邨意遠」句,更名《邨意遠》。有單調四體,字數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種;雙調一體,七十字,上下闋各七句,五平韻。格律多爲平韻格,雙調體偶有塡仄韻者。
「別呉子似縣尉,末章寄潘德久」:廣信書院本作「別呉子似縣尉,末寄潘德久」,四巻本丁集作「別子似縣尉,末章寄潘德久」。
呉子似:《安仁縣志·人物志》:「呉紹古,字子嗣,通經術,從陸象山遊。授承直郎,荊湖南路提舉茶鹽使幹辦公事。」《鉛(Yán)山縣志·十一·名宦》:「呉紹古,字子嗣,鄱陽人。慶元五年任鉛山尉,多有建白。有史才,纂《永平志》,條分類舉,先民故實搜羅殆盡。建居養院以濟窮民及旅處之有病阨者。」按:呉氏尉鉛山始於慶元四年,見趙昌父《劉之道祠記》,《鉛山縣志》作五年,誤。(參《辛稼軒年譜》慶元四年)。
潘德久:光緒《永嘉縣志·卷十七》:「潘檉(Chēng)字德久,號轉菴。……舉進士不第,用父任授右職,繼參戎幕。召試爲閤門舍人,授福建兵馬鈐轄。其題釣臺云:『但得諸公依日月,不妨老子臥林丘。』爲人傳誦。嘗從使節出疆,有北征往來所賦,聲名籍甚。著有《轉菴集》。」葉水心有《詩悼路鈐舍人德久潘公》三首。
賦歸歟:《論語·公冶長》:「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消除:四巻本丁集作「銷除」。
聞早:趁早。
放教疎:宋·蘇東坡《送楊奉禮》詩:「更誰哀老子,令得放疎慵。」又《滿庭芳》詞:「且趁閑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疎狂。」按:「放」與「教」意同。
「今代故交新貴後,渾不寄,數行書。」句:宋·蘇東坡《醉落魄·蘇州閶門留別》:「舊交新貴音書絶。惟有佳人,猶作殷勤別。」今查《宋會要輯稿·職官三四·一〇》載嘉泰元年(西元一二〇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臣僚繳奏閤門舍人戴炬、潘檉不顧格法,僥求郡寄事,藉知潘德久之除閤門舍人,必卽爲慶元五、六年内事。
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