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操
長松,之風
如公,肯余從,山中
人心與吾兮誰同?湛湛千里之江,上有楓
噫送子于東,望君之門兮九重
女無悅己,誰適爲容?
不龜手藥,或一朝兮取封
昔與遊兮皆童,我獨窮兮今翁
一魚兮一龍,勞心兮忡忡
噫命與時逢
子取之食兮萬鍾
暫無
「頃予從廓之求觀家譜」:廣信書院本作「頃余從范先之求觀家譜」,玆從四卷本丁集。 廓之:即稼軒門人范開,爲范祖禹後裔。淳熙九年從學稼軒,十五年編刊《稼軒詞》甲集,幷爲之序。其他事歷不詳。廣信書院本「廓之」均作「先之」,蓋避宋寧宗趙擴名諱而改者。 好修:喜愛修飾儀容。借指重視道德修養。戰國楚·屈原《楚辭·離騷》:「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脩以爲常。」《楚辭·離騷》:「汝何博謇而好脩兮,紛獨有此姱節?」宋·洪興祖補注:「皆言好自脩潔也。」 「今天子即位,覃慶中外,命國朝勳臣子孫之無見仕者官之」:廣信書院本作「時覃慶,勳臣子孫無見仕者,命官之」,玆從四卷本丁集。 今天子即位: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二日,孝宗禪位於皇太子惇,是爲光宗。《宋史·卷三十五·孝宗紀》:「(淳熙十六年二月)壬戌,下詔傳位皇太子(惇)。是日,皇太子即皇帝位。」 覃(qín)慶:帝王的重大慶典。亦指舉行重大慶典。宋·范仲淹《范文正集·卷十七·〈表·乞召杜衍等備明堂老更表〉》:「及覃慶之際,特加恩奬,是亦兼行養老之典也。」 「朝廷屢詔甄錄元祐黨籍家」:廣信書院本作「屢詔甄錄元祐黨籍家」,玆從四卷本丁集。 甄(zhēn)錄:甄別錄用、選擇采用。 元祐黨籍:徽宗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九月,籍元祐及元符末司馬光、文彥博以下宰執、侍從、餘官、內侍、武臣一百二十人爲邪黨,立黨人碑於端禮門。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六月再籍元祐奸黨三百九人,由徽宗書而刊之石,置於文德殿門之東壁,高宗即位,詔還元祐黨人及上書人恩數,後又屢詔追復。 「請予作詩以贈」:廣信書院本作「請予作歌以贈」,玆從四卷本丁集。 恝(jiá)然:漠不關心貌、冷淡貌。 異時:以後、他時。《史記·卷六十九·〈蘇秦傳·贊〉》:「太史公曰:『……然世言蘇秦多異,異時事有類之者皆附之蘇秦。……』」 綰(wǎn)組:繫結組綬。謂佩挂官印。 東歸:指回故鄕。因漢、唐皆都長安,中原、江南人士辭京返里多言東歸。三國魏·曹操《苦寒行》:「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唐·鄭谷《送京參翁先輩歸閩中》詩:「解印東歸去,人情此際多。」又《賀進士駱用錫登第》詩:「春榜到春晚,一家榮一鄕。……好是東歸日,高槐蕊半黃。」 買羊沽酒:唐·韓愈《寄盧仝》詩:「買羊沽酒謝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 鼓一再行:謂奏樂一、二曲。《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傳》:「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願以自娛。』相如辭謝,爲鼓一再行。」唐·司馬貞《索隱》:「樂府《長歌行》、《短歌行》,行者,曲也。此言『鼓一再行』,謂一兩曲。」 「長松,之風。」句: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言語》:「劉尹云:『人想王荆産佳,此想長松下當有清風耳。』」 「人心與吾兮誰同」句:戰國楚·屈原《楚辭·九章·抽思》:「何靈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與吾心同。」 「湛湛千里之江,上有楓」句:戰國楚·屈原《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 于東:四卷本脫「于」,廣信書院本「東」係墨釘。 「望君之門兮九重」句:戰國楚·宋玉《楚辭·九辯》:「豈不鬱陶而思君兮?君之門以九重。」 女無悅己:西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士爲知己者用,女爲説己者容。」 誰適爲容:《詩經·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爲容!」 「不龜(jūn)手藥,或一朝兮取封。」句:《莊子·卷一·〈內篇·逍遙遊〉》:「宋人有善爲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爲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爲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説呉王。越有難,呉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或一朝兮取封:四卷本作「或一朝取封」。 「一魚兮一龍」句:龍可飛騰於天,魚則衹能浮沉水中,亦猶雲泥異路之意。 「勞心兮忡忡」句:《詩經·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子取之食:王詔校刊本及四印齋本作「子之所食」。 萬鍾:《孟子·公孫丑下》:「他日(齊)王謂時子曰:『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養弟子以萬鍾,使諸大夫皆有所矜式。子盍爲我言之!』」
暫無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