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 開南溪初成賦
婆娑欲舞,怪青山歡喜
分得清溪半篙水
記平沙鷗鷺,落日漁樵,湘江上,風景依然如此
東籬多種菊,待學淵明,酒興詩情不相似
十里漲春波,一棹歸來,只做個、五湖范蠡
是則是、一般弄扁舟,爭知道,他家有個西子
《洞仙歌·開南溪初成賦》是南宋豪放派詞人辛稼軒約作於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秋罷居帶湖之時。南溪初成,即景抒情。起韻點題,寓情於物,透過一層。次韻以憶中湘江風光陪襯,一石二鳥,啓人想象。下闋抒情,命筆特奇:待學淵明種菊,卻無其「酒興詩情」;欲師范蠡泛舟,又少西子爲伴。語調詼諧,然內心苦悶:不甘寂寞,卻又無可奈何。
開南溪初成賦:四卷本丁集作「所居丢山爲仙人舞袖形」。 南溪:宋·洪邁《稼軒記》不載,當是稼軒園林中新開闢的一條溪水。 婆娑(suō):翩翩起舞貌。《爾雅·釋訓》:「婆娑,舞也。」東晉·郭璞注:「舞者容也。」 「婆娑欲舞,怪靑山歡喜。」句:溪水初來,靑山欣喜欲舞。據宋·洪邁《稼軒記》,稼軒新居中有「婆娑堂」。怪,難怪。 半篙(gāo)水:宋·蘇軾《和鮮于子駿〈鄆州新堂月夜〉二首·其一》:「池中半篙水,池上千尺柳。」篙,撐船用的竹竿。 分得清溪半篙水:新闢的南溪引來半篙秋水。 「記平沙鷗鷺,落日漁樵,湘江上,風景依然如此。」句:以「記」字領起回憶,由南溪山水聯想到湘江風景依舊。按:稼軒曾官湖南潭州(今湖南長沙市),故有此回憶。漁樵,漁父和樵夫。 東籬多種菊:晉·陶淵明《飲酒二十首·其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東籬多種菊,待學淵明,酒興詩情不相似。」句:謂願學陶淵明種菊,但酒興詩情又不全相似。按:陶淵明一生愛菊,歸隱田園後,以詩酒黃菊自娛。 「十里漲春波,一棹(zhào)歸來,只做個、五湖范蠡。是則是、一般弄扁舟,爭知道,他家有個西子。」句:用范蠡助越滅吳,載西施泛舟五湖事。《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勾踐世家》:「(越國大夫范蠡,曾施美人計,獻西施於呉王夫差。滅呉後,)范蠡以爲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且句踐為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乃裝其輕寶珠玉,……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索隱云:『以吳王殺子胥而盛以鴟夷,今蠡自以有罪,故爲號也。』)……止於陶,以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無之路通,為生可以致富矣。於是自謂『陶朱公』。」棹,船槳,代指船;爭,怎;西子,西施。
暫無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