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 · 聞蟬蛙戲作
簟鋪湘竹帳籠紗,醉眠些
夢天涯
一枕驚回,水底沸鳴蛙
借問喧天成鼓吹,良自苦,爲官哪
心空喧靜不爭多,病維摩,意云何
掃地燒香,且看散天花
斜日綠陰枝上噪,還又問,是蟬麼
夢天涯
一枕驚回,水底沸鳴蛙
借問喧天成鼓吹,良自苦,爲官哪
心空喧靜不爭多,病維摩,意云何
掃地燒香,且看散天花
斜日綠陰枝上噪,還又問,是蟬麼
暫無
籠紗:四卷本丁集作「垂纱」。
「水底沸鳴蛙。借問喧天成鼓吹」句:宋·蘇軾《贈王子直秀才》詩:「水底笙歌蛙兩部。」《南齊書·卷四十八·孔稚珪傳》:「孔稚珪字德璋,會稽山陰人也。……稚珪風韻淸疏,好文詠,飲酒七八斗。與外兄張融情趣相得,又與琅邪 王思遠、廬江 何點、點弟胤竝款交。不樂世務,居宅盛營山水,憑几獨酌,傍無雜事。門庭之內,草萊不剪,中有蛙鳴,或問之曰:『欲爲陳蕃乎?』稚珪笑曰:『我以此當兩部鼓吹,何必期效仲舉。』」鼓吹,樂曲。
爲官哪:《晉書·卷四·惠帝紀》:「孝惠皇帝諱衷,字正度,武帝第二子也。……帝常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爲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爲官,在私地爲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也。後因食䴵中毒而崩,或云司馬越之鴆。」
「心空喧靜不爭多」句、枝上噪、是蟬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詩:「蟬噪林逾靜, 鳥鳴山更幽。」
「病維摩,意云何。掃地燒香,且看散天花。」句:《維摩詰所説經》:「維摩詰因以身疾,廣爲説法(《方便品第二》)。……佛告文殊師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説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花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花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觀眾生品第七》)。」
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