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常山道中卽事
北隴田高踏水頻,西溪禾早已嘗新,隔牆沽酒煑纖鱗
忽有微涼何處雨,更無留影霎時雲
賣瓜聲過竹邊村
稼軒於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以朝請大夫、集英殿修撰知紹興府,兼浙江東路安撫使。南宋·張淸源《會稽續志·巻二·安撫題名》:「帥守姓名前志止於嘉泰初元李公大性,今自嘉泰三年辛公棄疾以後備録於左。辛棄疾以朝請大夫、集英殿修撰知,嘉泰三年六月十一日到任,當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召赴行在。」
浣溪沙:詞牌名。原爲唐代教坊曲,《金奩集》入「黃鍾宮」,《張子野詞》入「中呂宮」。最早采用此調的是唐人韓致堯,通常以其詞《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爲正體,另有四種變體。正體雙調,四十二字,上闋三句,三平韻;下闋三句,兩平韻;過闋二句多用對偶。此調音節明快,爲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別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闋各增三字,韻全同。 「常山道中卽事」:四巻本丙集作「常山道中」。 常山:縣名,宋屬衢州,卽今浙江常山縣。縣境内有常山,絶頂有湖,亦曰湖山。亦衢、信間往來必經之路,所謂「嶺路」也。 煑:四巻本丙集作空格。 人過:四巻本丙集作「聲過」。
暫無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