磧西頭送李判官入京
一身從遠使,萬里向安西
漢月垂鄉淚,胡沙費馬蹄
尋河愁地盡,過磧覺天低
送子軍中飲,家書醉裏題
這首詩先從自己從長安入安西着筆,說不遠萬里來到塞外;接着寫道路難行,鄉愁難禁;五六句寫地處偏遠,令人驚歎;最後兩句點明送別。全詩語言樸實無華,彷彿胸臆流出,耐人咀嚼,情韻無限,爲岑參邊塞詩中的佳作之一。
磧(qì):沙石地,沙漠。這裏指銀山磧,又名銀山,在今新疆庫米什附近。 李判官:不詳其名。 從遠使:指在安西都護府任職。 漢月:漢家的明月。借指故鄉。 鄉淚:思鄉的眼淚。 費:一作“損”。 尋河:借漢代通西域窮河源的故事表明自己到極邊遠的地區。 家書:家人來往的書信。
我孤身一人奉命出使到萬里之遙的安西。 一路上,想起家鄉的月,不免對月垂淚;踩着腳下的沙,更覺路途艱辛。 漫漫長路,似乎要走到大地的盡頭,正如當年張騫尋找黃河的源頭。通過了沙漠,走在廣闊的高原之上,天似乎也變得低了。 今日你我于軍中痛飲,你將走上我來時的路。我乘醉寫下家書,就請你爲我傳遞。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