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 · 鄭風 · 緇衣
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
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緇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
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緇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
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緇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
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緇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
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國風·鄭風·緇衣》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是《鄭風》的第一篇。關於此詩主旨歷來有很大爭議,大致可以分爲兩種說法:一種認爲此詩所要表達的是好賢、禮賢,反映出一種極強的矢志不回的精神;一種認爲這是寫家庭親情的詩,用的是夫妻之間日常所說的話語,體現的是抒情主人公對丈夫無微不至的體貼之情。全詩三章,每章四句,直敘其事,屬賦體,反覆疊詠,每章的最後兩句都是相同的,顯示出一唱三嘆的效果。
緇(zī)衣:黑色的衣服,當時卿大夫到官署所穿的衣服。
宜:合適。指衣服合身。
敝:壞。
改爲、改造、改作:這是隨着衣服的破爛程度而說的,以見其關心。
適:往。
館:官舍。
粲(càn):形容新衣鮮明的樣子。一說餐的假借。
好:指緇衣美好。
席(xí):寬大舒適。古以寬大爲美。
看我夫君穿上那黑色禮服多麼得體,破了我又爲他新作一件像樣的衣衫。我顛着一雙小腳送到他執教的書館,等他回家來我捧上精美豐盛的晚餐。
看我夫君穿上那黑色禮服多麼美好,破了我又爲他新作一件像樣的罩袍。我顛着一雙小腳送到他執教的書館,等他回家來我捧上精美豐盛的菜餚。
看我夫君穿上那黑色禮服多麼舒展,破了我又爲他新作一件像樣的罩衫。我顛着一雙小腳送到他執教的書館,等他回家來我端上一桌豐盛的好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