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 · 鄘風 · 定之方中
定之方中,作於楚宮
揆之以日,作於楚室
樹之榛慄,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升彼虛矣,以望楚矣
望楚與堂,景山與京
降觀於桑
卜雲其吉,終焉允臧
靈雨既零,命彼倌人
星言夙駕,說於桑田
匪直也人,秉心塞淵
騋牝三千
《國風·鄘風·定之方中》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篇風詩意在歌功頌德,稱頌的對象則是衛文公。全詩三章,每章七句。第一章主要描寫衛文公營造宮室的情景,第二章主要描寫衛文公規劃卜吉的情景,第三章主要描寫衛文公力勸農桑的情景,寫得背景廣闊,場面宏遠。
鄘(yōng):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汲縣北。 定:定星,又叫營室星。十月之交,定星昏中而正,宜定方位,造宮室。 作於楚宮:即在楚丘地方營建宮室。於,古聲與“爲”通,作爲之意。楚,楚丘,地名,在今河南滑縣東、濮陽西。 揆(kuí):測度。日:日影。 樹:種植,栽種。榛慄:落葉喬木,榛果形圓而殼厚,慄果比榛果大。兩種果實皆可食,味美。 椅桐梓漆:四種木名,都是做琴瑟的好材料。椅,山桐子。桐,即梧桐。梓,木質好,供建築及制傢俱用。漆,樹汁可以漆物者爲漆。 爰(yuán):於是。 升:登。虛(qū):一說故城,一說大丘,同“墟”。 望:眺望。 堂:楚丘旁邑。 景山:大山。京:高丘。 降:從高處下來。觀:考察。桑:桑田。 卜雲其吉:經過占卜得出結果說吉利。 允:確實。臧:好,善。 靈:善。零:落雨。 倌:駕車小臣。 星言:晴焉。夙:早上。 說(shuì),通“稅”,歇息。 匪:猶“彼”。直:特也。 秉心:用心、操心。塞淵:踏實深遠。 騋(lái):七尺以上的馬。牝(pìn):母馬。三千:約數,表示衆多。
定星現於天正中,楚丘宗廟始動工。日影用以測方向,打好住宅地基功。種植榛樹和慄樹,還有梓漆椅梧桐,成材可做琴瑟用。 登臨故城丘墟上,眺望楚丘這方向。看到楚丘和堂邑,還有高丘和山崗。下山再觀田中桑,占卜結果很吉利,前程美好有希望。 好雨徐徐剛下完,命令管車小馬倌。披着星光早駕車加鞭停歇在桑田。不僅正直爲百姓,心地誠善謀慮遠,種馬要養到三千!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