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 · 邶風 · 谷風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
黽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行道遲遲,中心有違
不遠伊邇,薄送我畿
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宴爾新昏,如兄如弟
涇以渭濁,湜湜其沚
宴爾新昏,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毋發我笱
我躬不閱,遑恤我後!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淺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凡民有喪,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爲讎
既阻我德,賈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爾顛覆
既生既育,比予於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宴爾新昏,以我御窮
有洸有潰,既詒我肄
不念昔者,伊余來塈
黽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行道遲遲,中心有違
不遠伊邇,薄送我畿
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宴爾新昏,如兄如弟
涇以渭濁,湜湜其沚
宴爾新昏,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毋發我笱
我躬不閱,遑恤我後!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淺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凡民有喪,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爲讎
既阻我德,賈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爾顛覆
既生既育,比予於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宴爾新昏,以我御窮
有洸有潰,既詒我肄
不念昔者,伊余來塈
《國風·邶風·谷風》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描寫棄婦訴苦,反映婦女悲慘遭遇,是中國古代棄婦詩名篇。詩分六章,每章八句。此詩構思新穎獨到,表現的不是崇高壯烈之美,而是悽楚哀婉之美,因而具有更廣泛的現實性。全詩塑造了鮮明的文學形象,形成了獨特的藝術美感;語言悽惻而又委婉,並善用對比和比喻等修辭手法,凸現丈夫的無情和棄婦被棄的淒涼,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邶(bèi):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地在今河南省湯陰縣東南。
谷風:東風,生長之風。一說來自大谷的風,爲盛怒之風。
習習:和舒貌。一說逢連續不斷貌’。
以陰以雨:爲陰爲雨,以滋潤百物,以喻夫婦應該和美。一說沒有晴和之意,喻其夫暴怒不止。
黽(mǐn)勉:勤勉,努力。
葑(fēng):蔓菁也。葉、根可食。
菲:蘿蔔之類。
無以下體:意指要葉不要根,比喻戀新人而棄舊人。以,用;下體,指根。
德音:指丈夫曾對她說過的好話。
遲遲:遲緩,徐行貌。
中心:心中。
有違:行動和心意相違背。
伊:是。
邇:近。
薄:語助詞。
畿(jī):指門檻。
荼(tú):苦菜。
薺:薺菜,一說甜菜。
宴:快樂。
昏:即“婚”。
涇、渭:河名。
湜(shí)湜:水清見底。
沚(zhǐ):水中小洲。一說底。
屑:顧惜,介意。一說潔。
逝:往,去。
梁:捕魚水壩。
發:“撥”的假借字,搞亂。一說打開。
笱(gǒu):捕魚的竹簍。
躬:自身。
閱:容納。
遑:暇,來不及。
恤(xù):憂,顧及。
後:指走後的事。
方:筏子,此處作動詞。
亡(wú):同“無”。
民:人。這裏指鄰人。
匍匐:手足伏地而行,此處指盡力。
能:乃。
慉(xù):好,愛惜。
讎(chóu):同“仇”,仇人。
賈(gǔ):賣。
用:指貨物。
不售:賣不出。
育:長。
育恐:生於恐懼。
育鞫(jū):生於困窮。鞫,窮。
顛覆:艱難,患難。
於毒:如毒蟲。
旨蓄:蓄以過冬的美味乾菜和醃菜。旨,甘美;蓄,聚集。
御:抵擋。
窮:窘困。
有洸(guāng)有潰:即“洸洸潰潰”,水流湍急的樣子,此處借喻人動怒。
既:盡。
詒(yí):遺,留給。
肄(yì):勞苦的工作。
伊:句首語氣詞。一說維。
余:我。
來:語助詞。一說是。
塈(jì):愛。
山谷來風迅又猛,陰雲密佈大雨傾。夫妻共勉結同心,不該動怒不相容。
採摘蘿蔔和蔓青,難道要葉不要根?往日良言休拋棄:到死與你不離分。
邁步出門慢騰騰,腳兒移動心不忍。不求送遠求送近,哪知僅送到房門。
誰說苦菜味最苦,在我看來甜如薺。你們新婚多快樂,親兄親妹不能比。
渭水入涇涇水渾,涇水雖渾河底清。你們新婚多快樂,不知憐惜我心痛。
不要到我魚壩來,不要再把魚簍開。既然現在不容我,以後事兒誰來睬。
好比過河河水深,過河就用筏和船。又如河水清且淺,我就游泳到對岸。
家中有這沒有那,爲你盡心來備辦。左鄰右舍有災難,奔走救助不遲延。
你不愛我到也罷,不該把我當仇家。我的好心你不睬,就像貨物沒人買。
從前害怕家貧窮,患難與共苦經營。如今家境有好轉,嫌你厭我如毒蟲。
備好乾菜和醃菜,貯存起來好過冬。你們新婚多快樂,拿我積蓄來擋窮。
粗聲惡氣欺負我,粗活重活我擔承。當初情意全不念,往日恩愛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