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 · 邶風 · 日月
日居月諸,照臨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胡能有定,寧不我顧
日居月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寧不我報
日居月諸,出自東方,乃如之人兮,德音無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諸,東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報我不述
《國風·邶風·日月》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現代學者一般認爲這是棄婦抱怨丈夫變心的詩,大槪是衛國的一位婦女,受到丈夫的虐待,內心痛苦之極,不由地呼天喚地,喊爹叫娘,責備丈夫對她不聞不顧,不理不睬,抒發心中的怨憤之情。全詩四章,每章六句。詩以日月起興爲比照,聲訴被遺棄後的幽憤,指責丈夫無定止;同時棄婦又很懷念她的丈夫,仍希望丈夫能回心轉意,能够「顧」(想念)她,「報」(答理)她。此詩對棄婦的心理刻畫非常形象生動。
邶(Bèi):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地在今河南省湯陰縣東南。 日月:古人多用日月比喩丈夫,此處也有隱喩之意。 居、諸:都是語尾助詞。 照臨:照耀到。 下土:大地。 乃:可是。 之人:這個人,指她的丈夫。 逝:助詞,無實義,起調整音節的作用。 古處:一説「舊處」,和原來一樣相處;一説以古道相處。 胡:何,怎麽。定:止。指心定、心安。 寧:一説「乃」,曾;一説「豈」,竟然,難道。 我顧:顧我。顧,念。 冒:覆蓋,照臨。 相好:相愛。 報:答。 德音:善言,另一意爲好名譽。 無良:不好,不良。 俾(bǐ):使。 父兮母兮:呼喚父母。 畜我不卒:即好我不終。畜,同「慉」,喜愛。不卒,不到最後。 不述:不循義理。
太陽月亮放光芒,光明照徹大地上。可是竟有這種人,不依古道把人傷。何時日子能正常?竟然不顧我心傷。 太陽月亮放光芒,光輝普照大地上。可是竟有這種人,背義和我斷來往。何時日子能正常?爲何與我不搭腔? 太陽月亮放光芒,每天升起在東方。可是像他這種人,說和做的不一樣。何時日子能正常?使我憂傷全遺忘。 太陽月亮放光芒,日夜運行自東方。我的爹啊我的娘,爲何讓我離身旁。何時日子能正常?讓我不再述冤枉。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