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 · 召南 · 殷其靁
殷其靁,在南山之陽
何斯違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側
何斯違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何斯違斯,莫或遑處?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何斯違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側
何斯違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何斯違斯,莫或遑處?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國風·召南·殷其靁》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爲先秦時代華夏族民歌。全詩分三章,每章均以雷聲起興,卻變易雷響的特點,象徵了丈夫生活的漂泊無定,也唱出了妻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在反覆詠唱中加深了情感的表達。這首詩揭露了封建社會勞役制度和官府的殘酷剝削,也體現了古代人民樸素的幸福觀念。
殷(yǐn):擬聲詞,形容雷聲轟鳴。一說通“隱”。一說喻車聲。靁(léi):古同“雷”。
陽:山的南面。
何斯違斯:斯,此,指示代詞。上一“斯”字指時候,下一“斯”字指此地。舊說上一“斯”字指人。違,遠也,離去。
或:有。遑(huáng):閒暇。
振振:勤奮的樣子,舊說訓爲信厚。
君子:女子的丈夫。
處:居也,停留。
譯文一:
轟隆隆的雷聲,在南山的陽坡。爲何定要離開我,不敢有半點耽擱?我這老實的君子啊,去吧去吧,去忙你的工作!
轟隆隆的雷聲,在南山的一邊。爲何定要離開我,不敢有半點休閒?我這老實的君子啊,去吧去吧,去忙你的工作!
轟隆隆的雷聲,在這南山腳跟。爲何定要離開我,不敢有半點停頓?我這老實的君子啊,去吧去吧,去忙你的工作!
譯文二:
雷聲雷聲響轟轟,響在南山向陽峯。爲啥這時離開家?忙得不敢有閒空。我的丈夫真勤奮,快快回來樂想連。
雷聲轟轟震四方,響在南邊大山旁。爲啥這時離家走?不敢稍停實在忙。我的丈夫真勤奮,快快回來聚一堂。
雷聲轟轟震耳響,響在南山山下方。爲啥這時離家門?不敢稍住那樣忙,我的丈夫真勤奮,快快回來樂而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