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菸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菸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此詩是唐代大詩人王維爲唱和賈至的《早朝大明宮》而作的一首詩。詩中寫了早朝前、早朝中、早朝後三個層次,利用細節描寫和場景渲染,描繪了大明宮早朝時莊嚴華貴的氣氛與皇帝的尊貴與威嚴。作爲和詩,此詩不和韻,只和其意,用語堂皇,造句偉麗,格調和諧,獨具特色。
和:即和詩,是用來和答他人詩作的詩,依照別人詩詞的格律或內容作詩詞。可和韻,可不和韻。舍人:即中書舍人,時賈至任此職。大明宮:宮殿名,在長安禁苑南。
絳幘(jiànɡzé):用紅布包頭似雞冠狀。雞人:古代宮中,於天將亮時,有頭戴紅巾的衛士,於朱雀門外高聲喊叫,好像雞鳴,以警百官,故名雞人。曉籌:即更籌,夜間計時的竹籤。
尚衣:官名。隋唐有尚衣局,掌管皇帝的衣服。翠雲裘(qiú):飾有綠色雲紋的皮衣。
九天:極言天之崇高廣闊。古人認爲天有九野、九重。此處借指帝宮。閶闔(chānghé):天門,此處指皇宮正門。
衣冠:指文武百官。冕旒(miǎnliú):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的禮冠。旒,冠前後懸垂的玉串,天子之冕十二旒。這裏指皇帝。
仙掌:掌爲掌扇之掌,也即障扇,宮中的一種儀仗,用以蔽日障風。
袞(gǔn)龍:猶卷龍,指皇帝的龍袍。浮:指袍上錦繡光澤的閃動。
裁:擬寫。五色詔:用五色紙所寫的詔書。
鳳池:指鳳凰池。
韻譯
頭戴紅巾的衛士不住報說寒夜欲曉,尚衣官員給天子呈上了翠綠的雲裘。
早朝的百官曙色中走進輝煌的宮殿,同萬國使節向加冕懸旒的皇帝叩頭。
初出的日光晃動着君王的雉尾掌扇,浮動的香菸飄向了皇上的袞龍袍繡。
罷朝後把天子的聖旨寫在五色紙上,紫服玉佩的中書文官此刻紛忙不休。
散譯
戴着紅巾的衛士在宮門報曉,尚衣官員向天子進上繡着翠雲的皮袍。層層疊疊的宮殿如九重天門迤邐打開,異邦萬國的使臣一齊向着皇帝跪見朝拜。日色剛剛照臨到殿堂,儀仗已排列成扇形屏障。御爐中香菸嫋嫋,繚繞着天子的龍袍浮動飄忽。早朝過後中書省的官員退到鳳凰池上,用五色彩紙起草皇上的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