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揚州禪智寺
雨過一蟬噪,飄蕭鬆桂秋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這首詩是作者看望在揚州禪智寺修養的弟弟時所作。詩的前六句寫禪智寺環境清幽,後兩句緬想揚州城內的繁華,反襯出寺院的靜寂,也反映了詩人孤獨落寞的心情。
禪智寺:也叫上方寺、竹西寺,在揚州使節衙門東三裏。史載其位於蜀岡之尾,原是隋煬帝故宮,後建爲寺,居高臨下,風景絕佳,是揚州勝景之一。
蟬噪:指秋蟬鳴叫。北朝樑王籍《入若耶溪》有:“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飄蕭:飄搖蕭瑟。
階砌:臺階。
白鳥:指通常爲白色羽毛的鳥,如鶴、鷺一類的鳥。故:故意。遲留:徘徊不願離去。
暮靄:黃昏的雲氣。
竹西路:指禪智寺前官河北岸的道路。竹西,在揚州甘泉之北。後人在此築亭,名日竹西亭,或稱歌吹亭。
歌吹是揚州:典出鮑照《蕪城賦》:“車掛轊,人駕肩。廛閈撲地,歌吹沸天。”蕪城即揚,由此化出“歌吹是揚州”。歌吹,歌聲和音樂聲;吹,指吹奏樂器。
雨過後一隻蟬在聒噪,鬆桂飄蕭氣候已交秋。
青苔長滿臺階,白鳥故意遲留。
暮靄已生深樹,斜陽漸下小樓。
誰知這條寂靜的竹西路,通向那歌吹繁華的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