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城樓
迢遰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
賈生年少虛垂涕,王粲春來更遠遊
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雛竟未休
賈生年少虛垂涕,王粲春來更遠遊
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雛竟未休
此詩抒發了作者雖仕途受阻,遭到一些人的讒傷,但並不氣餒,反而鄙視和嘲笑讒佞的小人的堅定胸懷,充分地體現了作者青年時期的高遠抱負和奮發精神。全詩語言含蓄犀利,痛快沉着,用典工麗典雅,極富神韻。頸聯兩句寫平生抱負,筆力遒勁,境界闊大,意味深長,是歷來廣爲傳誦的名句。
安定:郡名,即涇州(今甘肅省涇川縣北),唐代涇原節度使的治所。
迢遰:亦作「 迢逓 」。亦作「 迢遞 」。此形容樓高而且連續綿延。南朝齊·謝玄暉《隨王鼓吹曲》:「逶迤帶綠水,迢遰起朱樓。」
枝外:一作「枝上」。
汀洲:汀指水邊之地,洲是水中之洲渚。此句寫登樓所見。
賈生:指西漢人賈誼。《史記·賈生傳》:「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爲博士……一歲中至太中大夫。」又《漢書·賈誼傳》載:賈誼認爲「時事可爲痛哭者一,可爲流涕者二,可爲太息者六。「因此」數上書陳政事,多所欲匡建」。但文帝幷未采納他的建議。後來他嘔血而亡,年僅三十三歲。李商隱此時二十七歲,以賈生自比。
垂涕:一作「垂淚」。
王粲:東漢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載:王粲年輕時曾流寓荆州,依附劉表,但幷不得志。他曾於春日作《登樓賦》,其中有句云:「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畱?」李商隱此以寄人籬下的王粲自比。
永憶:時常嚮往。
江湖歸白髮:年老時歸隱。
欲回天地入扁舟:《史記·貨殖列傳》:春秋時範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後,乘扁舟歸隱五湖。李商隱用此事,説自己總想著年老時歸隱江湖,但必須等到把治理國家的事業完成,功成名就之後纔行。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雛竟未休。」句:鵷雛是古代傳説中一種像鳳凰的鳥。《莊子·秋水》:「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爲鵷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李商隱以莊子和鵷雛自比,説自己有高遠的心志,幷非汲汲於官位利祿之輩,但讒佞之徒卻以小人之心度之。
高大城牆上有百尺高的城樓,在綠楊林子外是水中的沙洲。
年少有爲的賈誼徒然地流淚,春日登樓的王粲再度去遠遊。
常向往老年自在地歸隱江湖,要想在扭轉乾坤後逍遙扁舟。
不知道腐臭的死鼠成了美味,竟對鵷雛的愛好也猜忌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