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詠
豔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爲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衆,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詩人藉西施從平民到宮廷寵妃的歷史典故,來揭示人生浮沉,全憑際遇的炎凉世態,幷表達對小人的嘲諷,揭露當時社會上潛藏的危機,抒發詩人懷才不遇的不平與感慨;藉世人衹見顯貴時的西施之美,表達對勢利小人的嘲諷;藉「朝爲越溪女」的西施「暮作吳宮妃」後的驕縱,譏諷那些由於偶然機遇受到恩寵就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人;藉效顰的東施,勸告世人不要爲了博取別人賞識而故作姿態,弄巧成拙。
西施:《吳越春秋》:「苧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飾以羅谷,教以容步,三年學成而獻於吳。」 傅脂粉:《史記》:「孝惠時,郎侍中皆傅脂粉。」 浣紗:《寰宇記》:「會稽縣東有西施浣紗石。」《水經注》:「浣紗溪在荆州,爲夷陵州西北,秋冬之月,水色凈麗。」 持謝:奉告。 效顰:《莊子》西施病心而顰,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效其顰,富人見之,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彼知美顰而不知顰之所以美。按:顰古作臏。 安可希:怎能希望別人的賞識。
豔麗的姿色向來爲天下器重,美麗的西施怎麼能久處低微? 原先她是越溪的一個浣紗女,後來卻成了吳王宮裏的愛妃。 貧賤時難道有什麼與衆不同?顯貴了才驚悟她麗質天下稀。 曾有多少宮女爲她搽脂敷粉,她從來也不用自己穿著羅衣。 君王寵幸她的姿態更加嬌媚,君王憐愛從不計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紗的女伴,再不能與她同車去來同車歸。 奉告那盲目效顰的鄰人東施,光學皺眉而想取寵並非容易!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